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故宫新院长为什么是他?

烟台晚报 2019-04-10 09:49 大字

王旭东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在回顾单霁翔7年故宫工作的同时,不少人感叹“下一任院长压力山大啊”。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就是这位“网红”院长的继任者。而在此之前,王旭东已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了近30年时间。

“我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水利工程师”

“我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因为我出生在甘肃农村,那个地方非常缺水,小时候我经常看见那些水利工程师或技术员扛着三脚架、经纬仪在修水渠,我特别想长大以后和他们一样。”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王旭东最初的工作和文物、艺术毫无关系,而是一名工科生。他能到敦煌工作,其实很偶然。1991年,敦煌研究院招地质工程人才加入莫高窟石窟保护。在老师的推荐下,王旭东“决定去敦煌看看”。在这之前,对敦煌他只记得父亲曾去那儿旅游,还在莫高窟九层楼前留影。

就是这一“看”,王旭东被莫高窟独有的神韵吸引,决定留下来,从事莫高窟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他回忆,“刚来莫高窟时,每天都要扫沙子”。

但对于敦煌壁画,王旭东彼时并没有太深刻的感受,以一个工科生的视角来看,只觉得它们是土、是矿物,他关注到的,是壁画的起甲、开裂等问题。

久而久之,他了解到壁画的价值,进而对莫高窟的管理、保护工作愈加用心。2014年,王旭东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从耳濡目染到发自内心的敬畏

为什么后来会渐渐喜欢上敦煌文化?王旭东后来对媒体说,是耳濡目染。“因为我就住在莫高窟,经常在洞窟里转,周围的同事也都是研究敦煌文化的专家,慢慢地,你就会从心底里产生要了解它的欲望。”

于是,王旭东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向同事们请教,进洞窟的时候,也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壁画上。“我了解到不同时代的彩塑、壁画,其风格以及技法都不一样。而且,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它们表现的思想也不同。我越来越觉得其中的学问太大了,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对敦煌文物才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

慢慢地,王旭东觉得,敦煌石窟不再只是石头、泥巴,“它们是有生命的”。

最大限度延缓文物“衰变”

但石窟的生命终究有限,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播敦煌文物所承载的文化,成了几代敦煌人面临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便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敦煌研究院在国内文博界率先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王旭东曾说,保护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的“衰变”。在王旭东任院长期间,“数字敦煌”逐渐成为现实。

据报道,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了150个洞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已有30个洞窟能在“数字敦煌”网站上免费三维立体呈现。据说,其中的高清图像比到洞窟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还要真切。

不过在王旭东看来,数字化手段保存文物还只是第一步。“要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为参观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尤其是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让年轻人以全新的方式,接触和认识传统文化。”

也是在王旭东履新敦煌研究院院长的那一年,研究院开始实施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以网络预约为基础、分时段参观为措施、数字展示组合实地参观为内容。

今年3月,王旭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敦煌研究院将根据需求与微软、腾讯、小米、亚马逊、华为等公司开启不同程度的合作,一方面做保护,比如将石窟文物数字化;另一方面,把敦煌文化推介和传播出去。

在他看来,要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传承弘扬是目的。“通过保护,最终要将文化遗产赋存的丰富而又多元的价值呈现给公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从中汲取营养。”

“我们已做好了走向国际的准备”

2018年初,王旭东用了“立足敦煌,走向世界”总结此前一年的工作。“走向世界,就是要把敦煌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加以考量,要主动走出去,要加大人员交流,让更多国家的人们了解敦煌进而走近敦煌,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贡献敦煌文化的力量。”同时,王旭东也曾表示,“我们也已做好了走向国际的准备,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项目。”“在全球化时代,帮助别人时要秉持一颗真诚的心,要有包容、宽广的胸怀,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为使命,不要有太多的功利性。”他说。

“文创产品要能看到文化的力量”

在敦煌研究院院长的任上,王旭东曾很罕见地谈到故宫,涉及的话题是近年大热的文创产品。

2017年有记者问王旭东,故宫等博物馆的文化创意非常火爆,敦煌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王旭东的回答是,“莫高窟的价值和故宫的价值不一样,我们一定要做基于莫高窟文化价值的文化创意,故宫的成功不能复制到敦煌来,但他们的经验可以借鉴”。

应该说,在这次采访中,王旭东表现出的对于敦煌文创产品的态度是谨慎的。

他说:“莫高窟背后更多的是佛教文化,是不同文明交融荟萃的多元文化,要有不一样的创意,就需要跟社会设计机构和品牌联合,但是联合也是有难度的,不是一件简单的合作。就是要品牌设计师真正地了解敦煌,充分并且深入地理解敦煌文化艺术,这需要时间、耐心和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太急躁。敦煌文化持续了一千年,一旦太急、做偏了,那就完了,要挽回是很难的。”

王旭东也曾指出,与生活相关的创意产品,要了解市场,了解民众所需,同时也要引导,而不是公众要什么就给什么。“我们要拒绝低俗、媚俗、庸俗的东西,要做对美好生活有推动作用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公众。”他希望敦煌的文创产品不仅要让公众有“美的享受”,同时还要“能从中看到一种文化的力量”。“莫高窟一千多年的营造史,也是中原文明和波斯、印度、希腊文明等多元文明的千年交融史。反观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相互尊重、沟通交流,从而形成一种能被广泛接受的文化形态?”

如今,从大漠来到故宫,王旭东这位故宫新“掌门”令人期待。诚如外界所说,王旭东作为单霁翔的继任者,挑战可想而知。单霁翔创造的成绩既是王旭东的起点,也是他的挑战。

在故宫博物院,王旭东要做开创者还是维护者,尚不可知,但他的工作和故宫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宋宇晟上官云

延伸阅读

故宫“上新”前夜单霁翔带王旭东连夜检查故宫

记者从故宫工作人员处获悉:为了让新院长尽快熟悉故宫,单霁翔7日晚专程带王旭东检查值班情况。

8日单霁翔退休消息公布后,记者向故宫宣传部门了解情况,得到的回复是:“单院长今天照常在故宫上班”。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兼党委书记吴德绳与单霁翔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兄弟、老朋友,他向记者回忆道:“单霁翔调入故宫博物院不久,为了故宫消防安全事宜,曾邀请我参会对文保专家解释:故宫建筑既是文物,也是建筑。在地面挖浅沟埋设安全系统和消防水管,不算是破坏文物的‘包浆’。经过解释,故宫消防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文博专家告诉记者:单霁翔任故宫博物院院长7年,颠覆了故宫“古板”形象,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并喜欢上故宫。

单霁翔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故宫?

即将迎来600岁的紫禁城,如今成为网红和超级文化大IP。2019年春节,故宫以上千件文物布置“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使今年故宫参观人数同比增长超过70%;2019年的元宵节,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开放。

据公开报道,故宫2018年观众达到1754万,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年,居世界第一;2019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长70%。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年观众上千万的博物馆,排第二名的是法国卢浮宫,去年观众首次增长25%,达到1020万。

而根据报道,2019年2月17日亚布力论坛上,单霁翔首次晒出了自家的账本: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单霁翔曾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提到,要让故宫以及文化遗产更有尊严,获得更多关注。据《长江日报》

新闻推荐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5只雪豹同框

猞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豺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雪豹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3月30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