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里敦煌梦
马自祥
咱们甘肃,虽说大多地方干旱缺雨,但在这广袤的千里陇原大地,无论城乡,养花、爱花、欣赏花的人很多,觉得这些鲜艳夺目、芬芳袭人的植物,是陇原的奇迹之一。只要有阳光、空气和雨水,这些最普通的植物就能繁衍生息,供人们赏心悦目。由此,我恍悟到我们甘肃的民歌为何称作“花儿”的真谛。由此,我便联想到《甘肃日报》“百花”园地的可贵可亲。说实话,“百花”对我们这些老作者而言,是我们一路成长的亲密伙伴,润泽过我们的写作生涯,激励着我们对生活的豪情。
遥想改革开放之初,“百花”副刊由“春风”副刊改版而成,而“春风”也曾在我们身上吹拂过。那时,大地回春,百废待兴,文艺报刊少之又少,“百花”可谓是破门而来的新苗圃,吸引、激励、润泽着一批又一批的种花人、赏花人、护花人。种花、赏花者辛勤耕耘,为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春天浓妆艳抹,伏案疾书,墨研三春雨,笔吐四季花,不仅仅与“百花”同呼吸、共命运,比写作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洗礼。因为甘肃日报社与我工作的单位只有一巷之隔,离得很近,投稿、送稿,常常与副刊编辑们零距离接触。至今还常常想念那些敬业、敬岗而又才华横溢的老编辑们,比如刘玉、吴辰旭、梁胜明、纪晓阳、李树棻、许维等人的音容笑貌和臧否作品的不凡谈吐,令人难以忘怀。记得有一次,大概是1994年初,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兰州举办在即,这是我们甘肃的荣誉。当时,我荣幸地接到“百花”副刊的约稿,先后采访《丝路花雨》编剧、回族诗人赵之询同志和该剧舞蹈编导牟瑜同志。当时老赵是甘肃剧目评审组的专家组长,忙得不可开交。在文化厅一间大办公室里,我把他挡住了。临近下班,几位年轻的剧作家正嚷嚷着要他请客,去农民巷一家餐厅尝尝新疆的烤包子,我也被他拉上了。在品尝美味的当儿,我才知道这次国家级的大型艺术节就上了老赵的两个本子。想想看,全国性的艺术盛会,国内外名作荟萃,好戏连台,在百花争春的激烈竞争中,他老兄竟能同时上两个本子,两台重戏,这谈何容易啊!
赵之询虽然故去多年了,可他对甘肃艺术事业的特殊贡献,永远值得追念。当时他作为一级编剧,从没有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过安逸觉,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更使他老而弥笃,越加勤奋。继《丝路花雨》之后,他又执笔写了大型民族舞剧《箜篌引》,该剧以敦煌壁画故事“善友太子入海品”为素材,歌颂了一个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历尽艰险、备受磨难终至英勇献身的青年英雄,以浪漫主义手法,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该舞剧参加了第一届中国西北艺术节荟萃演出。以前他还写过乐舞文字台本《敦煌缀珠》和《阳光古韵》。1995年他还与人合作,写了一部反映回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挥洒胆识魂魄的大型花儿剧《牡丹月里来》。这部花儿剧当时由省歌剧团和临夏歌舞团联合演出,得过全国少数民族汇演的大奖。如该剧编剧之一的剧作家,现任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的王登渤同志回忆说:“如果没有老赵的那种拼命劲儿,就没有《牡丹月里来》的大型花儿剧。”作为诗人他还出版了《星花集》《莫高窟的婚宴》两本诗集。他在其中的一首诗中写道:“到了敦煌,一见如故,提起石窟,情如手足,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啊,团聚成一个喜气洋洋的民族。”“纵然屡受挫折,也敢舍身饲虎,一定要让敦煌梦,蓬勃起辉煌的日出。”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也感奋不已。采访完成后,写了《敦煌之梦》,交给甘报“百花”发表。
此后不久,我又采访了《丝路花雨》编导之一的牟瑜同志。牟瑜正在策划编导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的大型演出《黄河潮》,我在排练场上看到他挥汗如雨,宵衣旰食,他的同事们说,他为编排精彩而独特的《黄河潮》开幕式大型歌舞,人瘦了一圈。他自己也说,担当编导大任,一股莫名其妙的潜流搅和得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异常紧张的排练中,他不曾懈怠马虎过。
1994年金秋时节,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兰州举办成功,使甘肃许多平时掩锐藏锋、默默无闻的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牟瑜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创作并编导过好几部大型舞剧,除《丝路花雨》外,还有《天马萧萧》《苏武牧羊》《情系万佛峡》。他又是甘肃作家协会的会员,写诗又写剧本,当时牟瑜的专访《谋艺也谋篇》写成之后,在“百花”上发表了。让我欣慰的是,当时他鼓励我参加《黄河潮》开幕式的头一首征歌活动。于是我也乘兴而为,不揣冒昧写了一首歌,有幸在七八十首征集的歌词中,被著名作曲家、中央乐团团长刘文金选中并作曲。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宣布开幕式开始后,中国武警歌舞团著名歌唱家聂建华一展歌喉,引吭高歌:山惊了三声冰口子开,满河的银疙瘩淌来……
春潮滚滚,激动的心曲,一泻千里之外。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对那些有良知、有作为、有贡献的艺术家们,我相信“百花”是不会忘记的。
新闻推荐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一带一路”
吴仰东代表:更加主动地融入“一带一路”吴仰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吕宝林“‘一带一路’是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也是酒泉...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