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坚守30年 “剪”出新天地 访陇原巧手景爱琴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3-12 01:18 大字

景爱琴精心设计每一件作品。

本报记者丁陆军

在陇中定西,有个叫景爱琴的农家女子,她从8岁开始,手拿小剪刀,剪了30年的陇中风土人情、古今人物风采,将自己“剪”成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甘肃省百姓学习之星……

她的剪纸艺术,从最初的形似到如今的神形兼备;从家里的小窗花开始到八米长的《二十四孝图》再到全国发行的剪纸邮票;从两颗水果糖的收入到今天的年营业额600万元;从家庭小作坊到拥有独立商标的剪纸艺术馆;从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面到占地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甘肃艺梅民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从给家里贴补生活零用到带动7000多人创业脱贫致富……

30年如一日,一把小剪刀剪出了百万收入大事业。坚持和毅力,辛酸和汗水,是景爱琴对陇中“非遗”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能够将剪纸这项非遗文化承传好,并带领愿意剪纸的姐妹们增加收入。”景爱琴在她的“艺梅剪纸馆”见到记者时语气坚定。

景爱琴说,她在20岁的时候,也就是2002年,一个有钱人听到她会剪纸刺绣,就把一双枕套交给她母亲,让她绣。这是她人生里第一笔最大的单子,她没日没夜绣了20多天才绣好,人也累出了一身病,不过她为家里挣了800元。这个收入在当时的她家里很是可观,全村人都知道景家的姑娘靠巧手能挣大钱了,很是羡慕。

她说,22岁时,她做通父母和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到城里开了十几个平方米的剪纸馆,性格倔强的她要为家独撑一片蓝天,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一个人既是设计师又是工人也是推销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她的苦没白吃,力没白出,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几千元,比务农强多了。

2008年,她注册成立了甘肃民间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的“艺梅剪纸”“奶奶窗花”“陇绣”等产品。公司秉承挖掘陇中剪纸艺术、传扬中国剪纸文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产品远销南非、埃及等地,在实现经济收入的同时,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非遗”文化。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她不忘社会责任,投资50多万元创立大坪、石泉、鲁家沟、巉口、元古堆等剪纸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举办培训班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带动周边农村妇女7000余人参与剪纸创作,增加收入。

在“艺梅剪纸艺术馆”打工的杜明霞,今年36岁,来自安定区巉口镇,因为身体残疾,家里还有上学的学生和有病的丈夫,在这里上班成了她的稳定收入来源,“每月能挣1000元,活轻松!”48岁的装裱工赵霞,对她的这份工作也是很满意,她说一年轻松挣一万元,不吹风不淋雨。

“在各合作社,我采用计件制给工资,勤快的社员一年也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景爱琴说,“剪纸刺绣不仅是挣钱,还有一部分艺术创作在里面,可提高创作者的艺术修养!”

景爱琴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定西市巾帼建功标兵”“定西市安定区巾帼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她创作的剪纸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作品《吉庆》在全国剪纸艺术展中荣获“银剪刀”奖;作品《红楼梦》《二十四孝》在中国妇女十年发展成就展中获得优秀奖。

她在微信中这样写道:“爱生活、爱自己,大爱一切,人生一切就是好的,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那就会得到世间万物的反馈。”

新闻推荐

从“求温饱”“求收入”到“求美好”“求环保”,农村消费需求之变引发代表热议 借力电商激活农村市场,让城乡共享发展红利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有群“新农人”备受关注:一小时卖出5万只酱板鸭的“鸭司令”胡建文代表、帮400多户乡亲卖甘肃土特...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