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化漫谈 □韦诚
十二生肖文化,一个穿越中华历史的文化符号,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节,演绎着东方大国的生活方式,也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精神理想。它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经渗透到十几亿人生命的信仰与观念之中,是“龙的传人”的烙印。
十二生肖是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组成。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据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原地区,自帝舜时代开始,人们就使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十二生肖”的说法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又见于《礼记·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已经存在。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最早记载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卷三《物势篇》;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中也转述了《论衡》的记载。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图腾说、岁星说、取数说,还有五行阴阳说、星宿说和外来说等。而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还是玉皇大帝通过比赛给动物排名的神话故事。
据传,在很久以前,人们不会计算自己的年龄,就去请教玉皇大帝。玉帝决定选择十二只动物来代表当年出生的人的属相,以记录人们的岁数。于是召集所有的动物,要举办一场过河比赛,规定最先游过河到达天宫的十二只动物胜出。
比赛开始后,老鼠央求憨厚老实、善于游泳的牛背它过河。眼看终点已在眼前,它狡猾地向前一跃冲线,竟夺得冠军。牛只得屈居第二位。老虎紧随其后,获得第三。兔子一蹦一跳地踩着其他动物的背,冲到前面得了第四。可是由于太紧张,摔倒在河岸的一块大石头上,将嘴磕成了三瓣。龙和蛇本来是游泳高手,但龙忙于为人类降雨,等赶回来参加比赛,只得了第五名。蛇自以为游泳本领高,大意轻敌,落在了龙的后面,得了个第六。马、羊和猴分别占据七、八、九三个位次。鸡和狗找了一根树干,一起站在上面过河。传说鸡原本是四只脚,两只脚在过河时卡在树干的缝里折断了,后来只剩两只脚,拿了个第十名。狗站在树干上,只顾着欣赏比赛忘了参赛的事,名次排在鸡的后面。眼看太阳快落山了,猪挺着圆鼓鼓的肚子,不慌不忙地过了河,占据了最后一席。于是,十二年为一轮、每一年由一种动物代表的年龄计算方法就这样在人间传开了。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其基本内涵是十二地支结合代表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的纪年法,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动物的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内涵,它们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超越了普通动物的自然属性,达到了被人们尊崇和膜拜的地步。
以生肖动物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主要以岁时节令、社交礼仪、娱乐游艺、服饰饮食等方面为主。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这些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会有所变化和改进。
清朝时,农历正月二十五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据清代潘荣升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填仓节当晚不许点灯,为了当晚不影响老鼠嫁女。到了老鼠嫁女日,人们炒黄豆拌以红糖,撒于屋角。陕西一带在屋角撒盐巴米粒,称“老鼠分钱”。青海的“蒸瞎老鼠”,正月十四,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点灯烧香祈求老鼠勿伤庄稼。
在现代农村比较流行的鞭春牛,又称“打春”,意在劝民农耕,宣告新年劳作开始。村民在纸牛肚里装入五谷,鞭后散落,象征“五谷丰登,谷流满地”。清代每年给地方下发《春牛芒神图》。图中春牛各部位颜色根据当年干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设计,芒神的年纪、服饰、姿态也是如此,起到历书的作用。
我国关于龙的习俗更是源远流长。二月二“龙抬头”,民间认为蛰伏的龙抬起了头,雨水渐多。人们在这天理发,希望像龙那样精神。北方人家用彩纸、草秸穿成串悬于房梁,称“穿龙尾”;这天要吃面条、烙饼或水饺,分别象征龙须、龙鳞和龙耳。每月都有关于龙的节日,如正月的云南瑶族祭龙节,三月山东祭龙王,四月山西大同雷音寺会,五月浙江嘉兴的“分龙日”,六月晒龙袍,七月的无锡龙娘庙会……
古人重视取名,名字需要弥补运势不足,生肖是起名的重要参考。宋朝文人邹应龙,生于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取名“应龙”。相传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日(1470年),取名“唐寅”。过去民间流行给孩子取贱名为乳名,认为这样孩子就好养活。于是属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叫“小狗尾巴”,属羊的画家叶浅予乳名是“阿羊”。
总之,十二生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现象,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得以保留至今,成为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十二生肖文化已经演化成一种不可或缺的民族符号和精神象征。
新闻推荐
1月6日,第二届中国(甘肃)文化演出博览会在兰州大学体育馆正式启动。除了开幕演出之外,此次博览会还设有各种文艺展演及旅游景...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