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有口水有泪水,舌尖快意也能让人欲罢不能 美食纪录片的玄机你看懂了吗

齐鲁晚报 2018-11-11 05:30 大字

“从荒漠到平原,从山地到海洋,人们因循自然,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竭尽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熟悉的文案,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风格。沉寂四年后,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带着《风味人间》在万众期待中展开美食画卷。播出3小时播放量1.7亿,评分9.3分,这部“高级感十足”的美食片又让观众兴奋。纪录片陡增的当下,美食纪录片仍能触动观众,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原因?

本报记者师文静

更国际化的

纪录片视角

食物未曾见,史诗级自然风光大片率先登场。从阿勒泰群山之巅的羊群,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冬雪,从河洛平原金灿灿的麦田,到太湖浮萍中的一叶扁舟,再到瓦屋山袅袅升起的山间薄雾……自然的极致之美承载了人对食物的精神信仰。瓦屋山冷笋鸡汤、凉拌碾转、洋芋搅团、秃黄油拌饭、柱候鸡、枕头馍、灰碱粽……每集节目50分钟,平均20多道美食轮番轰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羊肉可以这样肥美,吃饭可以如此性感,舌尖快意也能让人醉生梦死。它们既是食物,又是远方、童年和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开启国产美食纪录片新纪元后,跟风出现了《人生一串》《江南味道》等同类作品。年轻人的追捧,让纪录片走到时代前沿,也推动着纪录片的发展,但却没有哪一部片子像《舌尖》一样引发全网关注。这其实得益于《舌尖》第一季开辟的成功的内容创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即便投身互联网平台,陈晓卿团队仍是继续在美食、故事、情怀元素的基石上进行拓展,让美食纪录片更具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准。

《风味人间》中,观众饶有趣味地看到甘肃洋芋搅团与法国瀑布土豆泥的异曲同工之妙,看到太湖大闸蟹与荷兰艾瑟尔湖大闸蟹的相同命运,看到安徽南屏村猪火腿与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的反差“萌”……食物背后的人文景观、历史风物和各自文化的浸染也在镜头中流转。陈晓卿说,当我们放眼全球时,会发现全世界有很多极其相似的东西,才有了这种碰撞,把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框架下来观察,发现中国从来不是美食孤岛。这种美食+人文的创作模式,已成国产美食纪录片标配。只不过《风味人间》舍得投资,将拍摄机器架得更远。

对食物的科学揭秘,也让观众充满新鲜感,是向世界先进纪录片看齐的一种方式。《风味人间》运用了大量的超微观拍摄,用影像生动展示了马肉在极端严寒条件下的冻结保鲜,水分子汇集成霜花,画面美轮美奂。该片投资上的“壕气”,让《人生一串》等片在制作上不能望其项背。

越有情怀

就越有商业价值

通常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创作越纯粹、人文精神越突出、文化呈现越精彩,才越有商业价值。这两年大火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二十二》无不是人文色彩浓厚,以纯粹性取胜。

此前的《味道中国》《一城一味》《寻味顺德》《人生一串》等美食类纪录片,也无不在讲述食物背后的文化脉络,不管是地域饮食文化时尚,还是植根于时代的饮食变迁,还是某一类人对某一种食物的情结,讲的都是市井,都是人间,都是人文景观。

“滋味+情怀”是陈晓卿作品的强项。他作品中最好吃的永远是人,是游荡在片中的乡愁。《风味人间》大多数美食就来自民间。如与草原牧民紧密勾连在一起的羯羊肉,让人梦回童年的碾转、石子馍等。陈晓卿说,片中食物绝大多数是鲜活的“在地饮食”,是有根的,搬不走。“很多‘草根’食物其实没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像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离不开贵阳一样,它们是离不开产地和故乡的。”所以,纪录片要带着观众回到民间,回到原生态最能勾发乡愁的地方。陈晓卿还说,地球逐渐成为村庄,有些饮食方式、生活方式正在被无情地荡平,需要留下最后一帧照片。

所以,《风味人间》中,观众仍能看到人因食物、农耕而生的喜悦与落寞,能看到台东“90后”镖鱼人“少年与海”的斗争和坚毅以及背后的工业化冲击,能看到艰辛生活中老农张太保夫妻的日常温馨……熟悉的味道与熟悉的人情中,总能带给观众慰藉和温暖,还悄悄地让人鼻子发酸。美食不只是食物,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信念。

新闻推荐

让准妈妈在微笑舒适中无痛分娩 记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产科

长期以来,分娩阵痛是准妈妈们惧怕万分但不能回避的过程,甚至“不痛怎能生孩子?”是产科医护人员的口头禅,但近年来的孕产...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