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甘肃经济日报 2018-10-23 03:25 大字

(接1版)

全面推进“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深入实施“十大创建行动”,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甘肃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金昌、嘉峪关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变美了,街道变净了,环境更优了,人民更幸福了。文明创建不仅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更让金昌、嘉峪关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实施“陇原乡村文明行动”,切实提升甘肃省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美好环境、养成良好美德、过上美好生活。

全省“精神扶贫工程”清晰聚焦制约贫困地区脱贫“精神瓶颈”,从脱贫主体的精神动力、外部力量的精神扶持和社会条件的精神保障三个层面,在力求精准落实扶志扶智上发力。

与此同时,深化拓展“陇人骄子”、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共吸引中外100多家媒体、近500多名记者竞相报道,为开拓21世纪“新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人文基础,充分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了甘肃的对外形象。

五年来,甘肃省广泛开展不同层次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2017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这是近年来由中国主流媒体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参会外媒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球媒体盛会。

全省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加快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报、台、网、端、微等全媒体传播格局。

“砥砺奋进的五年”“治国理政在甘肃”等重大主题宣传出新出彩、可圈可点,全省新闻舆论工作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

——出台《中共甘肃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不断增强文艺作品精神力量。以“十个一”文化品牌打造为抓手,深入推进戏剧大省、纪录片大省、西部类型影视、文学八骏、敦煌画派等文艺品牌建设,实施“百粒种子”创作项目扶持工程,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力度。

——电视剧《淬火成钢》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甘肃省主导拍摄的电视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省影视剧立项163部,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国际级奖项3项。

——5年创作各类舞台艺术剧目185台,演出12.41万场,歌曲《千年之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丝路花雨》201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演出剧目,对外演出共48场次。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全面实施了“历史再现”“文化集市”“乡村舞台”、大景区建设等一批重大文化战略工程。积极推进全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完成了15900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开展了“千台大戏送农村”“精品剧目惠民演出季”等文化惠民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近两年,甘肃省利用敦煌文博会和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节庆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签约文化产业项目360多个,合同金额2470亿元。全省共建成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读者出版集团、省文发集团、省广电网络公司等省属文化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蓝盾网络信息安全学院甘肃分院开建

本报兰州讯(记者刘健)10月17日,总投资7.6亿元的蓝盾网络信息安全学院甘肃分院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举行。据...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