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一位白银老者
□沈庆保
征文
今年初夏去甘肃,我的白银好友说,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大老李。
1979年冬,大老李所在的公社着手推行包产到户,可大家受“吃大锅饭”的影响太深,头脑很难转过弯来,一个个在观望等待着。时任公社驻地村大队长的大老李,便带着五六个社员代表赴外地参观。到了那里,发现这里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社员们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干起活来热火朝天。回来后,不等大老李启发动员,社员们便想通了。就这样,在大老李的带动下,他们村成为全公社首个“吃螃蟹”的“小岗村”。
那一年,大伙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忙乎,并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也真奇怪!地还是那片地,人依然是这些人,地和人的关系稍作改变,懒汉马上变得勤快,粮食开始丰产了。那一年,各家各户有了余粮,纷纷养起了家禽家畜,村里呈现出“鸡叫、兔跳、猪跑”的热闹景象。看到如此喜人的结果,大老李心里甜滋滋的,觉得自己没白操心,庄户人的日子有奔头啦。
1983年,随着人民公社解体和乡政府挂牌,大伙的思想更加解放了。可是,随着吃面不再稀罕,一些人竟然不再喜欢吃玉米面、红薯面,甚至用小麦加工成的“连跟倒”面,嫌其中未脱去麦粒的皮,面粗且黑不说,蒸的馍也黑,擀出的面条韧性、口感都比较差,容易断不说,汤水也浑。大老李意识到这里隐含着无限商机。他头脑活泛,到定西市买来面粉加工机器和柴油机,在家里开了一间面坊。但由于机器加工能力较小,加上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户都赶过来磨面,每天都要在门前排起一条长龙。
眼看着老百姓家中的余粮一年比一年多,对面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精度和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老李又动起了心思。他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动员亲友一起入股,集资采购面粉加工成套设备,打算开办一个大规模的面粉厂。凡是被他找到的亲友,没有一个拒绝的,个个倾其所有,都把“宝”压在了大老李身上。不久,大老李向乡领导请了假,说要到外地走亲戚,独自坐汽车乘火车,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书包,里面装着扎成捆的钞票,用旧衣服裹了好几层,上面还压着干粮、咸菜。终于费尽周折,来到位于兰州城郊的一家面粉加工设备厂。没想到该厂产品紧俏,其中节能型电动设备尤为缺货,想买可以,缴款预订,一年后提货。
厂长劝大老李:“你回家吧,明年再来。”大老李却不同意:“如今赶上了改革的年代,发展变化快着呢,明年就跟不上新形势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到财务室缴了预付款,订购了最贵的一套节能型成套设备,钱花得一干二净,连返程路费都没了。大老李借用厂里电话,告诉家里他要晚些到家。大老李真能吃苦,硬是吃着自带的干粮,步行或搭顺风车,六七天后才到家。大老李和伙伴们在等待设备的一年间,全部守口如瓶,没有对外透露过一点消息。
好友大强也入了股,但他担心大老李上当受骗,让大伙的钱打了水漂,所以每隔几天就到大老李那儿打探消息。大老李越声明要相信厂家的信誉,他越不放心,最后还是以父母身体不好要住院为由,把入股的钱要了回去。当时,大老李家里开销不小,哪有一点余钱啊!为了退钱,他四处借钱,跑了十多家,好歹给凑齐了。那一年,大老李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过年只给岳父送了一条鱼,自家连猪肉也没舍得割,赊了一个猪头,所有的过年菜都从猪头上出。
苦尽甘来。这群以大老李为首的创业者们,励精图治,把厂子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村民们也特别相信大老李,纷纷把自家的大部分粮食寄存在厂里,折算成面粉,记在账上,随吃随取。这样,大家总能吃到新面,也减少了储粮过程中防霉防鼠防虫防盗等麻烦。三十多年来,大老李带领大伙,稳扎稳打,从建面粉厂到办板材厂,再到成立商贸有限公司,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华美的蝶变。目前,大老李的公司已成为市级重点保护企业和私营企业排头兵。
做了多年董事长的大老李依然朴素得像一位老农。每次议事会结束,他便招呼大伙一起吃顿臊子面。从县里披红挂彩领奖回来,他照样来到街头小店,坐下来心安理得地吃上一碗水饺。下班了,他骑着自行车出厂,有时会在后座上带个纸箱,只想顺路到附近的养鸡场买点鸡蛋回家。漫漫创业路,满满桑梓情。大老李作为连任多届的县政协常委,一直致富不忘众乡亲,数不清多少次解囊相助,修桥筑路,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但每一次他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就是大老李,与改革开放结缘,并享受着改革红利,永不忘本。可惜,大老李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但关于他的致富故事将会牢记在心。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宜秀萍)8月24日上午,第三届全国神经变性病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来自全国神经内科学界的顶级专家齐聚一堂,针对...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