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8月防病提示
日前,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8月防病提示称,8月湿度大、温度高,各种细菌、病毒、蚊虫容易孳生,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同时还要注意饮水饮食安全。
手足口病:7月开始回落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及以下儿童,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疱疹。
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一般为5至7月,根据历年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手足口病每年7月份开始从高峰回落,报告病例数逐渐下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督促孩子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乙脑:发病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夏季气温高,降雨天气频现,助长了蚊虫孳生,各种传染病也纷纷现身。流行性乙型脑炎就是一种蚊媒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即日本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的乙脑病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多流行于东亚、南亚,我国是乙脑的多发区,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肃省乙脑发病主要在东南部的市州,包括陇南市、平凉市、天水市、定西市、庆阳市、兰州市和甘南州。
乙脑的流行季节为每年7至9月,乙脑通过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发病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但近年来成人发病呈现增多趋势。
乙脑发病初1至2日常有发热、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与感冒相似。多数乙脑发病后4到10天症状会加重,有的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和呼吸衰竭。在夏秋季,如果遇到发病比较急,出现高烧、头痛的病人,就要及时送往医院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早期诊治是乙脑治疗的关键。
接种乙脑疫苗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最有效的办法。目前有两种乙脑疫苗可供选择,一种为乙脑减毒活疫苗,为一类疫苗,国家免费提供接种,免疫程序为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另一种为乙脑灭活疫苗,家长可在知情自愿下自费接种,免疫程序为8月龄接种2剂,第1和第2剂次间隔为7到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
在乙脑流行地区,应安装纱门纱窗,提倡使用蚊帐,可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住所、宾馆等可点燃蚊香、电热蚊香片驱避蚊虫;户外活动时,应在脸、颈、手等裸露部位涂搽驱蚊花露水等驱避剂防蚊。
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夏秋季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和脓血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
粪——口途径传播。一般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志贺菌属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也可通过苍蝇活动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预防细菌性痢疾必须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制作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生吃的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餐具要做好清洗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防止苍蝇叮爬食物。
食源性疾病: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
8月气温升高,阵发性降水和高温炎热天气交替出现,高温潮湿环境下细菌更容易迅速繁殖,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会明显加快,预计由细菌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会有明显增加。同时正值暑假期间,外出就餐机会增多,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健康饮食。
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喝开水;食品要烧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隔夜菜,如需食用,须要彻底加热;处理食品的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学校和单位食堂应尽量避免提供在夏季容易变质的食物;食堂从业人员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红眼病”:勿用脏手揉眼搓脸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本病潜伏期短,起病急剧,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主要症状包括眼部明显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以及眼分泌物增多。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性很强,往往1人得病后可在1至2周内造成家庭、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
市民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勿用脏手揉眼搓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和卫生用品;游泳前做好眼睛的防护,可以戴泳镜,以隔绝泳池水与眼睛的接触;患者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以免扩大传播;疾病流行期间对公用的水龙头、各类把手、电话、玩具等定期消毒。
蚊媒传染病:合理使用各类杀虫剂
蚊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生态环境而生存。蚊媒传染病是一类由携带致病病原体的蚊虫叮咬人而传播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危害较强的传染病。
甘肃省常见的蚊虫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主要传播乙脑)、中华按蚊(主要传播疟疾)、白蚊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刺扰伊蚊等。蚊虫生存状态受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和降雨增多会持续活跃,蚊虫密度在7至8月份达到高峰,自然对人的叮咬机会大,传播疾病的风险高。
将蚊虫赶尽杀绝办不到,不科学。要通过安全、有效、简便和经济的措施,降低蚊虫密度、减少叮咬机会、限制传播疾病能力。常见的防蚊灭蚊办法如下:
在全面治理孳生地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各类生物及化学杀虫剂。
清除孳生地:主要包括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瓶子、水桶、水盆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并经常换水。要定期疏通村镇和社区内的沟渠、沙井,排水沟保持不积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盖可使用防蚊贴,定期检查地下室,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要定期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疏,避免积水。
生物防制:喷泉、水池等不能排放的大型水体可采用生物灭蚊方式,饲养如柳条鱼、金鱼、鲤鱼、鲤鲫鱼、中华斗鱼、非洲鲫鱼等能够吞食蚊幼虫的鱼种,达到灭蚊目的。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
化学防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重点区域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室外景观水体,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
在采用清除积水、安装纱门纱窗、电蚊拍灭蚊的同时,可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灭蚊,休息时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正确使用各类卫生杀虫剂:可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还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灭蚊,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家中使用杀虫气雾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租住卫生条件好、最好有空调的宾馆。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至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张亮今年清明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的杨郎农民广场,2000余名中小学生庄严肃穆地在革命烈士赫光...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