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世界献血日,他捐献造血干细胞

兰州晚报 2018-06-15 03:02 大字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对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钟峰超来说,今年的6月14日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他成为甘肃省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4年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4年过去,在世界献血日这一天,他在兰大二院采集造血干细胞,成为甘肃省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华骨髓库第7396例捐献者。兰州晚报记者刘怡麟文/图

热心公益乐于捐献

钟峰超2013年考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他成绩优秀,生活朴实节俭、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武术协会、轮滑协会,爱运动、爱生活,更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的有志青年。2014年6月,省红十字会在甘肃中医药大学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中,他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7年10月,钟峰超得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捐献,并在《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地签字同意。去年年底,需要进行高分辨检测时,正在外地实习的他与甘肃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积极沟通,在当地医务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高分辨检测。

克服困难坚持捐献

2018年4月,他第一次捐献前体检因体重较轻及长期在高原生活原因,部分指标不理想。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他考虑到能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帮助,就在饮食及体能方面做了调整,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5月份第二次体检时,他体检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佳捐献状态。

这期间,钟峰超在饮食及体能方面做了调整,其中包括“增肥”。由于体重较轻,受捐者又是成人,所以指标达标后,他得分两次在14日、15日采集,以确保足够用量。也就是说,对于别人来说只需要“遭罪”一次,而他得两次。但是,这种种的“障碍”都没有让他退缩。作为毕业班的学生,他有时候也会遇到与答辩、考试等冲突的事情,但他没有放弃,克服了一切困难,坚持捐献。

不知生焉知死

从早晨8时许开始的采集,差不多到中午1时结束,他的精神状态良好。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明以及钟峰超所在学校的老师等人到病房看望他,并给他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甘肃中医药大学校团委书记姚凝也专门为他带来了同学们的心意,是一个塞了中草药的香囊,功效是用于安神。

姚凝介绍,甘肃省首例干细胞捐献者也来自甘肃中医药大学,作为钟峰超本人来讲,今年是毕业班学生,为了配合捐献,学校也是一路绿灯,调整考试和答辩时间,帮助他完成捐献。

鉴于钟峰超同学的表现,对学生们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学校也给予他“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姚凝说:“从开始上解剖课,就是别人奉献给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奉献社会,这是一个正常的良性循环。”

生命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经过了初配、高分检测,体检等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准备,钟峰超对生命有着这样的理解——“不知生焉知死”,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为什么活着,为了生命活着。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他非常清楚,非血缘人群中配型相合率非常低,通常配型相合率仅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所以能配型成功,成为捐献者,他非常高兴,觉得很幸运。他说,现在全社会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是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觉得这种误区应该被消除。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挽救更多生命。

新闻推荐

拓宽发展之路 助力乡村振兴——文殊镇乡村旅游发展及“三变”改革综述 裴晓敏

本报记者裴晓敏“来尝尝我从恒翔采摘的油桃!”“哟,这周末你也去文殊了啊?!我是约了几个高中同学几家人去双泉农家山庄玩了,那...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