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心系丘壑 情在丹青 ——马健培林经文中国画作品选

甘肃日报 2018-05-16 06:20 大字

翩翩欲仙图林经文

露冷荷塘林经文

蜀人张大千有此法拟之林经文

山水之一马健培

山水之二马健培

山水之三马健培

画之味

李伟

中国的水墨画,原是不可再用文字谈论的一种特殊语言,而当我看了十多幅马健培以陇原风貌为素材所绘的“崆峒寻鹤”图,愈发觉得无从下手。水墨是作者点染的元素,描写心情,以自然为主,所以择物映像,笔到即暗示着意到,意在纸外。马健培的水墨崆峒尤为特别:他的笔墨从五代宋元诸家苍润清淡间化出,几乎又回到八大山人的白眼向天与倔强之气去了。不过其本质自有新的自由、新的节制,便是他黑色的山形、松貌、鹤姿更隐喻,他冷寂的笔下裹藏的是热泪,他对于传统精粹的传承和对于现实禅味的吐诉,都是大众认知的,这也是自然不过的事。甘肃画界能从他的作品中受到几分启示,在今后的创作中新添几分趣味,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林经文的书画印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这除了他有丰厚的学识外,还和他早年间问艺于陇上大家韩不言、顾子惠、丁希农等有很大的关系,而就学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研修班的经历,更拓宽了他的眼界。从他的作品看,古今大师的养料,当地名家的精粹,无不春风化雨般融入他的心底。花鸟画,艳丽却不失古雅,尤其泥金重彩类,经过了非常细致的打底子与一遍遍上色,好像是在讲技巧,实则苦心计划怎样远追唐法且保住宋元味道后,意在表现自己的所感,并不见什么雕饰的地方。重彩里面的细笔写意极难,荷花勾金便是这样,毛笔要好,心要静,要把在纸上飞着的笔墨一点点写进纸纹,在纸与色之间没有丝毫阻隔,仿佛能够一目了然于他传统中大胆创新的衷心。(作者系甘肃画院院长)

悠然与率意

王孟奇

林经文,以文会友,一生只敬“学问”二字。他擅书法,于书法下过狠功夫,行楷见功力,草篆有心得。近年则醉心于写意花鸟及山水画,渐露头角。古人云:“心统万物”“抑圣为狂”,将学养性灵作根基,以书入画,形随笔立,撇去学问,拾回童心,我以为林经文于此必有可为,必得大进。

马健培1987年与我相识于北京和平门之平山书屋,至今已有30余年。他心系丘壑,情在丹青,观其早年山水作品皆以点画积墨而成,山石浑厚,取境沉穆。近年则一改旧习,多作青绿,颇有旷远悠然之态。

传承与创新

徐恩存

马健培始终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把从外部世界获得的素材进行主观提取,经过剪裁,增删,变形,再由心灵的融化,让作品的意象质变为心象,进入更高的绘画语言境界。他以体验和感受为主导,善在山水意象间抒发胸臆,使笔下山水意象于形神兼备之际成为精神的象征,崆峒山写生就凝聚着他的全面修养和艺术表现力,用笔用墨精到而不累赘,构建了平中见奇,小中见大的视觉景象。传承与创新,仍然是当今中国画家面对的重大课题,马健培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其取势、造境方面表现独到:用笔虚松,墨色氤氲,意趣深长,当下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已然形成。

林经文的新作令人耳目一新。显而易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经过孜孜不倦的求索和历练,他以精英文化的高度追求作品形式、语言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他以文化修养的深厚和丰富入画,在笔墨间注入了深刻的文化意蕴,在从写意绘画向工笔简净审美的跨越中,把自己的艺术提升到静观自然生命的大境界。他强调虚写与实写并重,画面中意象的凝练,体现着创作时的苦心经营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精致的线、点与相关色彩在超越客观逻辑的平面空间中叠加、交错、并置,并于安静与淡泊间呈现出虚实的空间分割,其中内含着生动的生命形式,洋溢着郁勃的生机。也正因为如此,简净的宋画传统与审美境界被林经文注入现代语境,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物名片

马健培,生于1959年。做过中学教师、荣宝斋编辑、拍卖公司主管。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又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研修班。曾参与发起中国新文人画展。现为北京华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人物名片

林经文,生于1950年。曾供职于甘肃画院。1994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画名家研修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估与鉴定委员、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林经文画谱》等。

新闻推荐

甘肃省碘盐覆盖率为98.9% 甲状腺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盐

【本报讯】5月15日是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当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在市民广场举办主题是“‘...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