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史上最难作弊考场”何以遭“群嘲” 话题榜

济宁晚报 2018-04-11 09:36 大字

■本报评论员 陈曦

近日,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西连中学被曝为防学生考试作弊,安排初三学生全部在操场上考试,接受烈日的暴晒,引发巨大争议。据悉,考生之间都相距1到3米远,完全杜绝了偷看作弊的可能,被网友戏称“史上最难作弊考场”。该校校长拒绝接受采访,但徐闻县教育局的徐局长在接受采访时称:“不知学校是不是脑袋进水,想出这样奇葩的方式”,他表示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教育规范的。

说实话,为了防止学生考试作弊,许多学校不再只依赖于监考老师的火眼金睛,而是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有条件的上马摄像头监控,没条件的便在拉大考生间距、不同班级打乱排座上“做文章”。而类似“操场变考场”的“魔术”,许多学校都曾玩过,毕竟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而且考生间的距离可拉大到任凭他们伸长脖子也枉然的地步,而监考老师也不必时刻提高警惕、睁大双眼,简直是最经济、实惠又高效的防作弊手段。然而,这种“操场考试”的法儿也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不冷不热天气刚刚好的时候,玩这么一出,学生也没意见;烈日或寒风之下,让学生“克服困难”端坐于操场上考试,可不就是“脑子进水”了么?

西连中学一连几次模拟考,都安排在操场上;最过分的这一次,让学生顶着大太阳考试,眼睛都睁不开,又如何能考出水平、考出好成绩?校方想要杜绝作弊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出台措施、下达命令时,也得多琢磨琢磨:于情于理是不是妥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岂能一拍脑袋,想出一出就是一出?完全不顾忌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切身感受。虽说学生不应该做温室里的花朵,也应该经历风雨,但是强健其精神和体魄,也不在于考试这几个小时吧?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才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往日所学,得到的成绩才更接近于真实的水平,才会对其未来的升学报考,以及老师的教学调整更有参考价值。像这样简单道理,校方负责人难道真的不懂?

其实,相比于最难作弊却常被诟病的“操场式”考场,“无人监考”考场作为一种教育创新手段,越来越受到舆论的关注。湖北、福建、甘肃等地的一些高校,宁夏、安徽、青海等地的部分中小学早在几年前就已“试水”无人监考,不设监考员,老师只负责试卷分发和回收,考场内全依靠学生自律……简言之,通过给予学生充分信任来培养其诚信意识,而当集体中的大多数人都“自律”时,一些想要作弊的人恐怕也会受到感染,打消了念头,不再做规则的破坏者。但是,“无人监考”并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甚至会方便个别一意孤行、将作弊进行到底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设“无人监考”考场的学校,有的会在教室装监控摄像头,有的鼓励学生检举作弊者。

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将“诚信应考”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通过自身的约束,而不是外来的震慑独立完成考试;但现实是,在应试考试的语境下,在分数可能决定命运的前提下,当作弊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被抓住的风险时,有的学生往往意志不坚定,经不起诱惑,选择铤而走险。因此,“防作弊”是必须的,而且还得措施得当。如临大敌、过度“看紧”考生,会让大多数正常应考者觉得不被尊重和信任;然而,太过信任考生而放松警惕,甚至不加防范,则会让少数怀揣“小九九”的人钻了空子,扰乱了考场的秩序,谋得了不当之利。而这个度如何把握,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智慧。

“防作弊”是必须的,而且还得措施得当。如临大敌、过度“看紧”考生,会让大多数正常应考者觉得不被尊重和信任;然而,太过信任考生而放松警惕,甚至不加防范,则会让少数怀揣“小九九”的人钻了空子,扰乱了考场的秩序。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建立医疗服务 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西部商报讯首席记者金奉乾4月10日,记者从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获悉,甘肃省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梯次价格体...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