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政策春风吹暖“留守”村庄

莱芜日报 2018-02-14 07:34 大字

□本报记者 郭延冉

“第一书记”王海龙驻口镇龙马庄村半年,运用政策积极给村民解决看病、吃水、出行的难题,还搭起了发展钙果种植合作社的框架———

一场中雪后,山区漫山遍野银装素裹,被雪覆盖的龙马庄村显得格外宁静。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暖意融融。1月30日这天上午,市委政法委驻村“第一书记”王海龙和龙马庄村新当选的支部书记张修河来到了贫困户张务宝家。

“这两天化雪屋顶没再漏水吧?”王海龙抬头端详着天花板问。“自打去年秋天村里派人给俺修了房子,一次也没漏过,点着炉子可暖和了。”75岁的张务宝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要让王海龙往沙发上坐。“我看进村的路上安了护栏,公交车这就通到咱村了吗?”见王海龙来,张务宝的老伴王加英问。“试了两次车了,基本达到通车条件,争取年前让村民坐上公交。”王海龙答道。“那可忒好了!王书记真是俺龙马庄的贵人!”王加英脸上乐开了花。

安路灯、打深井、修危房;建卫生室、调解室,争取通公交;给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申请轮椅、助白内障患者复明……这个从市委政法委来的“第一书记”到村里不过半年,却给村民带来了一箩筐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还给他们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2017年8月,王海龙根据市里统一安排入驻口镇龙马庄村。市级贫困村,山场多、连片耕地少,全村89户村民,留守老年人占一半以上,没有卫生室、不通公交车……实地了解情况后,王海龙发现,村子比他预想的还要困难,顿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王海龙认为,引资金、上项目,增加“造血”功能,才能从根上实现龙马庄村民的脱贫致富梦,而发展特色种植是首选。

2017年11月,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中关于钙果种植的节目让王海龙眼前一亮。恰好,在龙马庄村承包土地的同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传军有意投资成立钙果合作社,两人一拍即合。通过选派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到周边钙果种植基地考察,村民们认可了这一发展方向。

为寻找优质的钙果苗木,王海龙和韩传军白天考察、洽谈,夜里“行军”,用了3天4夜考察了甘肃、山西、河南等地的钙果种植基地,并在甘肃寻找到了合作方,一回到莱芜就马不停蹄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1个多月就完成了土地流转,这个速度真是惊人。我看准了,你们真是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干的!”1月20日,甘肃合作方负责人屈胜旗来龙马庄村时感慨,并有意把龙马庄村发展为立足莱芜、面向山东的钙果苗木基地,这个消息令王海龙感到振奋。3个月来,他见人张口闭口都是钙果,大家亲切地称他“钙果书记”。

采访结束要离开时,记者在村口见到了干过20多年村支书的王昌美,他正协助钻机师傅拓宽生产路。“流转土地搞种植合作社好啊,很多村民都种不动地了,流转费不比种地挣的少。”说起钙果种植,王昌美非常认可。他今年71岁了,听到村里要搞合作社,主动请缨做协助工作,这让王海龙很感动。“我只有干好工作,才对得起父老乡亲的信任,对得起市委政法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对得起市委的嘱托。”王海龙语气坚定。

“从村民手中流转来的150亩地基本整好了,很快就能种上钙果。等钙果开了花、结了果,再邀请你们来!”临别前,张修河热情地向记者发出邀约。从王海龙来到村里,依靠政策和项目脱贫致富的种子就埋在了龙马庄村人心里,他们只待春风吹来。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推进产业向“三区三园”集聚

本报兰州讯(记者祁玉洁)2月12日,记者从省农牧厅了解到,甘肃省今年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向“三区三园”集聚。构建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三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