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掌声中,艺犹未尽 甘肃大剧院今年将带来七十五场精彩演出

甘肃日报 2018-01-10 09:50 大字

《孔雀之冬》剧照

《想变成人的猫》剧照

本报记者李满福

随着《捷克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终止,甘肃大剧院大剧场内顿时掌声雷动,台下1500余名观众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夜晚,选择用高雅音乐慰藉全年忙碌的身心——刚刚过去的一年,作为中国十大剧院之一的甘肃大剧院,用83场中外艺术盛典,温润了黄河岸边的这座城市,丰富了金城市民的生活。

精彩剧目轮番登场

开发客户,是甘肃大剧院成立运营6年来一直在做的事。2017年,他们对兰州客户市场进行了系统梳理,突破往年按片区开发客户的方式,将市场按行业归属划分为政府、银行证券、通信、文化传媒、教育、商业六大板块,并将这些板块作为主攻对象,安排专人开发和跟进,打有准备之仗。对板块细分之后,营销人员开始主动研究行业动态,掌握工作节点,有针对性地推介演出剧目,演出包场明显增多,销售额也随之上升。

过去一年,甘肃大剧院与甘肃省多家文化传播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将客户由买方变为“同盟”,共同运营了“国际儿童艺术周”、《孔雀之冬》《斯拉法的下雪秀》《天籁藏歌》等17场演出项目,借助合作方的销售渠道和资源优势大大降低了运营风险,获得200余万元的稳定收益。

此外,他们在售票系统上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售票平台数据的融合,客户从不同的购票渠道都能看到相同的实时票图,解决了以往单个通道购票不能完整呈现票区、延时显示售出座位、多通道易出现重票等多重问题,此举仅线上售票同比增幅就达50%。

重点剧目“特色”包装

在重点剧目的活动策划上,甘肃大剧院注重艺术普及与营销推广两线并进,他们与赞助商及包场方联动,尽量找意向性客户的“兴奋点”。京剧秦腔版《锁麟囊》演出前策划了别具特色的戏剧服装展;《斯拉法的下雪秀》系列活动策划了车展互动雪屋、小丑表演扎送气球等环节,剧未演、场先热;《想变成人的猫》更是在演出期间策划了12个线上线下品牌艺术教育活动,创造了剧院开业以来单个剧目举办活动最多的纪录,该剧最终以73万余元的票房收入让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想变成人的猫》的制作人乔木笑言:“5天4场演出,竟然安排了12场活动,初闻时冷气倒吸,当看到缜密的活动安排及票务销售信息后,就只剩一个念头——决不能辜负这份用心和努力!”

今年将有75场演出

大学生戏剧周是甘肃大剧院艺术普及、文化惠民活动中打造的品牌项目之一。在总结前两届戏剧周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的甘肃大剧院大学生戏剧周,从开幕式到落幕,展演组织更加有序、档期安排更为紧密、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及高校参演师生、观众的一致好评。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大学生戏剧周展演中原创题材的比例明显提高,演出的专业性较前两届有了质的提升,成为甘肃大剧院艺术普及成果的直接体现。

2017年,甘肃大剧院与兰州市有关部门合作,不仅策划实施了文化艺术成就展及惠民文艺汇演,还将甘肃大剧院6周年庆音乐会作为兰州市惠民演出项目,有3000余名兰州市民走进剧院,欣赏了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带来的经典民乐。此外,甘肃大剧院还举办了“爱兰州·爱阅读”儿童阅读周活动,让小朋友们走进剧院免费读书。自此,甘肃大剧院已探索并实践以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图书、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惠民的路子。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从2017年7月开始,甘肃大剧院就着手组织力量展开2018年项目的收集整理和洽谈,他们从初选项目中,最终敲定了38个项目75场演出。登上2018年甘肃舞台的这些中外剧目,注定精彩。甘肃大剧院的目标也依然不变:让世界艺术走进甘肃,让甘肃文化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铸就能源运输“大动脉”: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胡喆姜琳)仅0.008秒,来自甘肃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可瞬间送至湖南湘潭换流站……这是8日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最近成...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