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文谈冬至
●董改正
常常把立冬和冬至搞混,不都是“冬天到了”吗?其实不是这样。“冬”原是“终”的意思。段玉裁说冬字底下的两点是水滴,“有时凝,有时释”,他或许是对的。但是查甲骨文,却像是两株倒置的谷物,是表示收获、归藏的意思;金文“冬”字,也像是罐状器具往下倒谷物的样子。那么,这两点用来表示谷粒,也未尝说不过去。“立”是建始,立冬就是说冬天开始到了,谷物开始归仓了。“至”在这里却不表示“到了”之意,而是“极、最”的意思,冬至,冬天到此盛极了,从这日起“进九”了,九九歌又有人提起了。冬至与立冬就在程度上分清了。
对于冬至,古人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就是说,阴盛极处,阳气也在此时发生。这一日白昼最短,竖起一根秆子,影子此日最长,就是冬至了。古人安静,对自然的变化敏感,是以可以看到。早在春秋时代,先民就测定出冬至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被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老杜的冬至诗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前两句简单,刺绣也不必管他,“吹葭六管动飞灰”却是何意?这又是古人的安静处:把葭灰也就是竹膜烧成的灰,放在无风的地上,一到“冬至”的那一刻,葭灰就飘飞起来了。因为冬至到,阳气上升吹动,这有点玄乎。
比这更玄乎的是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是阴曲阳伸,太冷了,所以“结”;泉水流动,因为和气温对比,显得温暖——这都好理解。古人认为麋是阴性,所以它的角朝后生,冬至到而一阳生,麋捕捉到阴气渐退而“角解”。“解”的意思很多,是“分开”,还是“除掉”,还是“消融”呢?不得而知,但是神奇都是一样的。
“冬至大如年”,《汉书》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最寒时候来临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对于智慧而敏感的古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天人合一,君子到这个日子,要“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放假,回家三省乎吾身去,这是隋唐之前。到唐、宋时期,冬至要祭天祀祖,皇帝祭天祭太庙,百官百姓则祭祖,然后再向健在的长辈叩头。一年到此,安静平和,怎能不谢天谢地?要感恩,敬畏之余,要“孝”,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大智慧。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这是俗语了,其实这天不管南北,吃的还都不仅仅是饭。吃饺子、吃馄饨,吃米团、吃长线面。国人有癖好:凡事要讲来历。馄饨怎么来的呢?骚扰边疆的匈奴有两个首领,浑氏和屯氏,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做“馄饨”而煮食之。有点瘆人。饺子如耳,则是纪念医圣张仲景。严冬灾民冻耳,张仲景制作药物,用面皮包起,捏成耳状,民食之而愈。为感念恩德,故而年年冬至日,民众自发捏耳状饺子,以示不忘。这个传说比馄饨的好。
冬至到,春节就不远了。如何预测春节及年后天气?天气预报报不到那么远,但我们古人留意了,并且记下来了,不妨可以验证看看。“冬至晴,春节阴。”所以,不如冬至下几天雪也好;今年冬至是农历十一月初五,“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这是甘肃的谚语,甘肃的朋友趁天暖赶紧买羽绒服,可以省钱;“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这是贵州的,卖羽绒服的要赶紧清仓;“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这是咱们江南的,居然没有提到说到月头,那就稀里糊涂地等吧。
新闻推荐
兰州晨报讯(记者梁峡林实习生贺瑜)省政府日前决定:滕继国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史百战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甘肃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锡良任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免去其甘肃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