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书以情育人 ——记第五届全市十大道德模范候选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高荣
[摘要]——记第五届全市十大道德模范候选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高荣
本报记者谢利江
他用心教书,以情育人,以严谨治学态度、扎实专业基础、高尚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实践教书育人神圣职责,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赢得了学生由衷敬佩,受到了同事普遍赞誉。他就是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高荣。
三十多年前,在中山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高荣受到诸多院校青睐。在当时西部人才流失和“孔雀东南飞”大潮下,面对东部沿海多所大学优厚物质待遇,他毅然选择回河西学院任教。
高荣在业务上刻苦努力,先后承担“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概论”“河西史专题研究”“西北民族史”“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在历届学生评教和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及本专业同行专家评教活动中均名列前茅。其主讲的“中国古代史”,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带领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被评为甘肃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主持过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和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在《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2部,有8项研究先后10次获省市厅科研奖励;主编的《河西通史》是河西学院“做河西文章”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先后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和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担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期间,他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倡导专业融通、优势互补和特色发展,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探索出一条从自身实际出发、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型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历史学专业拓宽改造和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发展,先后成功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旅游管理专业被列为甘肃省高校特色专业,使该院成全校发展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学院之一。
高荣秉持“把学生培养好,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提倡关爱学生、善待学生,着眼于未来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最好环境,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突出或犯过错误的同学,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经常深入学生中,与他们推心置腹交流,既严肃地指错误,又耐心教育引导。他善于通过具体事例和形象比喻,鼓励犯错学生吸取教训,树立信心,重塑自我,收到了良好效果。有毕业生给他留言:“老师,您好!老师也许已经遗忘,可我却永远忘不了老师的教导。如果没有您的严厉,我也许会放任自流;如果没有您的宽容和鼓励,我可能一蹶不振!是您点醒了我,虽然我还是碌碌无为,可我却永远记得真实做人。老师,谢谢您!”一位因受处分未获学位的学生说:“您在我人生低谷时像父亲一样帮助我、鼓励我,使我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心潮澎湃!我会牢记您的话,继续努力,用行动承担自己的过错,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价值!”……朴实无华的语言,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表露,也是对高荣以德服人、以情化人的最好脚注。他用真心和真情,以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被评为河西学院首届“我心目中最喜爱的教师”。
三十多年来,高荣始终保持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入选河西学院“祁连学者”、张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和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并获河西学院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潘琼11月7日立冬,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冬季养生该注意什么?本报记者专访了甘肃省名老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余元泰老先生。“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