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刘锡祥写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兰州日报 2017-10-26 09:32 大字

外出采风在云冈石窟收录刘锡祥作品的文集与演员侯勇合影自驾游与残疾人朋友“跑”兰马

■人物简介

刘锡祥,1955年出生在北京,祖籍山东德州,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牵头成立国内最早期甘肃省民间草根组织“兰州市残疾青年协会”。2003年被国务院残工委、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数百篇,其中自传体长诗《寻觅》获省第二届优秀文学作品奖;散文诗《绿色的树叶》获“首届全国卫生文学奖”和“甘肃省第三届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诗集《寻觅》,合集《五色花》、《如花的季节》、《做生命的酋长》等。1997年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2010年编撰文集《岁月命题》,2013年出版诗集《岁月沉香》,2015年该诗集获“甘肃省第五届黄河文学奖专业三等奖”。

“我就像一片树叶,呈现给你的是阳光的一面,而树叶背面的沟沟坎坎、曲曲折折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觉得,把痛苦裸露给别人是最不明智的,幸福可以共享,痛苦不能分担。也许是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常用古人的话告诫、反省自己: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和、慈生于博爱、善生于感恩、福生于知足、乐生于健康。”这是刘锡祥2007年发表于《中国残疾人》的一篇文章中的话,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让他有如此深感悟的,正是陪伴他多年的文学创作。

刘锡祥出生在北京,文革前随父母“支援大西北”来到了兰州,阅读是从小双腿就有残疾的他最大的爱好,总想方设法找来各类书籍去看。刘锡祥回忆说:“文革时很难找到要读的书,只能找一些手抄本,或是老作家的藏书。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好多了,记得当时我当临时工一个月才13块钱的工资,在西站十字旁有一家新华书店,当销售名著时大家都排着队去买,很拥挤,我都从楼梯上摔下来过,就这样我还是在坚持阅读。我没有上过正统的大学,因此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学习,看名著我做了很多的记录,这也为以后写作奠定了基础。”

不过命运对刘锡祥是残酷的,一次意外让他的左脚被玻璃扎破,感染恶化后最终只能截肢,靠双拐行走。刘锡祥当时内心非常的烦闷、痛苦,但他找到了能让他走出困境的方法文学创作。高一时刘锡祥写过一篇《我爱绿树沙滩》,当时的语文老师称赞这是一篇不错的散文,并在感叹刘锡祥生不逢时的同时,给予了他很多的鼓励,这也坚定了他创作下去的信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加入了兰州市作家协会,并在《红小兵》杂志上发表了作品,也由此结识了很多作家。文学创作陪他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也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锡祥告诉记者:“文学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说可能是‘年龄病\’,年轻时很爱好,但岁数加深就会放弃。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不一样,拿我来说文学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残疾人作家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个意义非常不一样。”

刘锡祥的作品很多,采访中说到兴奋时他更是现场诵读了《我寻找失去的爱》、《瘸腿的牧羊人和狗》、《淘金者》等几首作品,但记者发现让他最难忘记的还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的一篇自传体的长诗《寻觅》。这首长诗在当时反响非常大,被《甘肃工人报》连载,并在作家圈里引起了讨论,后被甘肃广播电台作为保留节目进行了配乐朗诵,也是在那时不到三十岁的他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刘锡祥说:“记得当时我在看病,一次见到《甘肃工人报》的总编,他对我说让我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于是我就写了《寻觅》,很费了一番功夫,但作品出来反响很大,也让我的经历被人所知。”

“写了几十年诗,得了几次文学奖,现在写诗不仅是爱好,更是一种习惯,因为心里总是有倾诉的愿望。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心境的不同让写作风格也有了变化,读过我诗集的人可以明显能看出我思想感情的变化,早年满腔热情的投入,后来开始习惯思考,可以明显看出时代和个人思想变换的轨迹。就如一些人所说‘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几十年写下来,刘锡祥虽然收获多多,但也被环境所局限,思想形成了“固定模式”,他开始寻找自我的突破的方法,那就是要“走出去”。为了增加阅历、改变固我,刘锡祥在2016年作出了一个让亲戚、朋友都反对的决定自驾游,从兰州出发,穿越川、黔、滇至海南的天涯海角,历时一个月,行程近万公里。他告诉记者:“这一路行来,看到很多、听到很多、感受到了很多,一些经历让我至今难忘。为此我出了一本《八千里掠影札记》记录了我这一行的点点滴滴,这些经历让我走出了固我,给我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写作,刘锡祥喜欢自由发挥,他非常反感作品的单一和“命题作文”,在他看来这会束缚手脚,根本无法创作,如他所说:“写出的东西要感动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因此,他的诗范围极广,所涉极深,这些诗都是他内心的直接反映,也正是如此他的诗才会那样鲜活且让人百读不厌。近期,刘锡祥有些“返古”,开始写古体诗,已经写了六七十首。一些作家朋友问他,为什么又转回去开始写古体诗呢?他说:“其实不是转回去了,我感觉白话诗像一杯水,但古体诗像一杯酒,写古体诗我不想超越谁,就是想表达我的思想感情,如一些新诗不易表达的情感,古体诗能很好的表现出来,那种美真的跟酒一样。”

除了创作,刘锡祥对如何帮助残疾人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残联上班,更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其实早在1984年刘锡祥就牵头成立了“兰州市残疾青年协会”,这是个比中国残联成立还要早的民间草根协会,为兰州市残疾人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如今已经退休的刘锡祥仍在考虑为残疾人、尤其是残疾人作家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他告诉记者:“我知道一位白银的残疾人作家,他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出了一本自己的书,结果出书不久就去世了,我完全能体会到文学作品对他精神的慰藉。现在我就想着将残疾人作家协会成立起来,搭建一个平台,让喜爱文学的残疾人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新闻推荐

【十九大时光】立足本职 埋头苦干 多做贡献

本报记者尤婷婷李艳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驱动”“军民融合”“航天强国”等方面的部署和阐述,让制造业生产一线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从业25年的劳模杨宏斌,是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