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梁海燕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在绩效目标指引下,通过机构部门的科学设置、管理流程重构来推动“粗放式”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的转换,实现社会治理各方管理框架的标准化、执行的细节化以及服务的人性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是社会治理发展到纵深阶段的产物,以科学、理性、精准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代表着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理论的新提升、新发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甘肃社会治理重管控、轻治理,重政府、轻社会,重梗概、轻细节,重技术、轻人文,致使“最后一公里塌陷”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城乡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这对提升甘肃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出了内在要求。当前,在改革攻坚期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把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作为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就要既关注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又考虑地方实际和基层实践;既要把握好精细化的内涵要求,又要防止“过精过细”。具体要从以下方面推进:
加强社会治理精细化顶层设计。要系统解决社会治理领域条块分割、资源短缺、响应迟滞、社会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全国一盘棋。要加快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互联网领域立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委托代理、责任分担、合作动力、平等协商、利益平衡、信息共享、运行保障、监督评估等机制,并确保各个机制之间的协调统一,为地方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基本依据。
健全社会治理制度机制。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及行为规则,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核心要件。这些规则主要包括社会治理的财税与金融支持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机制、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供给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社会重大事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治理运行程序规范等。特别是在当前社会阶层流动化、社会治理无界限的环境下,要重点完善区域之间、政府之间、政社之间的跨界治理机制,并要注意制度之间功能的耦合性、协同性,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为无缝隙、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社会治理标准。标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针对社会治理的重点方面,建立从横向到纵向、从起点到终点,细化、量化的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让社会治理做小做精做细。要强化法治导向,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明确政府服务规范、自由权裁量标准、执法流程,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法治化推动治理的精细化。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重点要处理好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以及政府和非盈利机构、非政府机构的关系。以“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深化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建设,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应有权属,逐步解决政府治理过程中部门权力交叉、越位和缺位等问题。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深度转变,将以往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主角的角色,更多地转向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上来,将原本属于市场和社会的职能还给市场和社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政府自身履职的精细化。
培育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公共参与不足是甘肃社会治理的短板,要通过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解决社会治理基本规则问题,从制度设计、政策优惠、经费来源、培训教育等方面改善基层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环境及其能力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活力。大力培育民众的公共精神,通过协商共治、参与式立法等,畅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的供给渠道,解决好社会自治问题,努力构建“政府管理好,市场运作良,社会功能活”的协同治理局面。
重视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基层。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就要充分重视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社区及社会组织作为精细化治理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基层政务平台建设,构建分级分类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真实效,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转变治理方法。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求改变以往粗放式和经验化的管理思维,体现人文关怀、因地施策等要素。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各社会阶层的特点和差异,根据实际需求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精准施策,而非一刀切、粗放的管控方式。就甘肃省而言,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更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社会情况的差异性,切实关注民众实际需求,关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注绿水青山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推动力量。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要树立“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各类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实现***、精准交通、精准救助、精准医疗、精准教育、精准养老等。各级政府要在深化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协同、共享和数据开放进程,加大与相关数据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线上与线下一体融合的治理服务系统,在交通、电信、社会治安等社会服务领域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新突破。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指标权重,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公平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实现结果测量的精细化。推行第三方绩效评估,根据社会治理的不同业务、内容、对象和环节,委托第三方对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服务效果、绩效情况、公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测评。重视公民评价与监督,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治理主体工作好坏的标准,将外部评判压力转化为内部改进动力,切实发挥好绩效评估在社会治理中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各要素的高效化、精细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科院)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兰州9月25日电《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第一册)于2017年9月25日正式发布实施。《标准》收载了甘草、当归、党参等193个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