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全市草牧产业实现飞跃发展总产值突破140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00元

定西日报 2017-09-13 08:25 大字

本报讯(记者蔺泽华)近日,记者从市畜牧部门了解到,五年来,全市草牧产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草牧产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不足20%提高到30%。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达到18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

草产业突破性发展。2012年,甘肃民祥牧草公司开发了裹包青贮饲料并远销国内各大牧场,从而拉开了商品饲草规模化生产的大幕,使牧草作为独立产业开始发展。到2016年底,全市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320万亩,牧草种植总面积达400万亩,正常年景下年产鲜草600万吨。草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种植牧草也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新的增长点。

养殖业快速扩张。从2012年开始,肉羊价格迅速飙升,全市肉羊养殖掀起了高潮,羊存栏量由2011年的不足100万只增加到2015年的300万只。2016年底,羊存栏量仍保持300万只的水平。牛、猪、鸡处于持续稳步增长的状态,2016年底,全市牛存栏量达到40万头,猪存栏量达到150万头,鸡存栏量达到1000万只,分别比2011年增长41.3%、72.4%和2.1倍。全市规模养殖大户达到9万户,规模种草大户达到1万户,家庭养殖场达到6000个,规模养殖场达到2400个,种草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1600个,养殖专业村达到592个。

加工业开始崛起。首先是草加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市最具特色、最有带动效应的产业化力量。目前,全市有各类草加工企业(合作社)30多家,其中以裹包青贮饲料发展最为迅猛,全市已建成年产10万吨以上的裹包青贮生产企业10家,加工能力达到180万吨。规模化养殖企业和饲草料配送中心制作干草和窖池青贮能力达到260万吨,牧草青贮加工能力达到440万吨,占鲜草总产量的73%。草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关键是牧草加工业异军突起。与此同时,畜产品加工业也开始兴起,不仅新建了伊兰纯、西泰、中天等规模较大的畜产品加工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牛羊肉价格的持续低迷,一大批小型牛羊肉屠宰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全市畜产品初级加工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保持了牛羊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推动了餐饮业和肉品销售业的发展,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1家,市级68家。随着加工业开始崛起,大大提升了全市草牧业的产业化水平。

新闻推荐

陇津全面深化旅游务实合作

本报兰州讯(记者秦娜)记者从省旅发委获悉,日前在天津市举行的2017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期间,甘肃省旅发委与天津市旅游局签署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地将全面深化旅游务实合作,以期建立长效区域旅游...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