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潮涌逐浪高 甘肃省多措并举推进双创工作综述

甘肃日报 2017-09-11 06:30 大字

编者按: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陇原大地,成为各地“抓落实促发展”的生动实践。甘肃省“双创”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果?积累了哪些经验?如何通过“双创”活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栏,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沈丽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联合制定印发了《甘肃省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把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统一整合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并对创业担保贷款的条件、审核与办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确保扶持受益人群范围更广、贷款程序更简便、政策含金量更高,这是甘肃省充分激发各类群体创业创新热情的又一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把“双创”作为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推进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构建积极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积极推动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形成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力被大大激活。

改革释放红利让劳动者想创业

“我是周二来工商银行咨询办理营业执照事宜的,周三提交的相关资料,没想到周五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方便、快捷、神速!”前后仅3天时间,(转4版)

(接1版)甘肃和一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东在工商银行兰州城关支行拿到营业执照时,心里美滋滋的。

李东是甘肃省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获益者之一。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近年来,甘肃省在商事制度改革道路上的步伐稳健踏实、有条不紊:

2015年2月初,甘肃在西北五省区率先颁发了第一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同年6月1日,甘肃全面推行“三证合一”改革;9月30日,全面实施“一照一码”改革;

2016年8月1日,嘉峪关、张掖、白银、定西4市开展简易注销登记试点;9月14日,“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12月1日,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实现“两证整合”,简易注销程序在全省推行;

2017年8月11日,经过4个多月的试运行,“政银便民通”启动,兰州、庆阳、张掖、酒泉等地的投资者可到就近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营业网点注册公司,申领营业执照。

“宽进严管”“放管结合”的原则在改革中科学体现——“宽进”让政策红利不断发酵,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持续升温,让民间投资活力迸发;“严管”则着力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加大对电商、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等新兴业态的扶持力度,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印发《甘肃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省14个市州、兰州新区以及大部分县区的权力事项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实现在线申报办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和共享工作,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模式。

在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下,2016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26.59万户,同比增长12.7%。今年1-5月,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0.5万户、注册资金2514.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23.09%。

真金白银增加动力让创业者谋发展

看着张掖物流中心的繁忙景象,人到中年的李鹏才真正尝到了创业创新的甜头。作为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几年前汽车交通运输行业业务量“断崖式下降”的窘迫景象犹在眼前。

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过程中,李鹏发现很多快递公司由于没有配送网络,业务无法向县、乡、村级拓展,而公司运营着146条客运班线,覆盖了张掖市两县区的18个乡镇、300个自然村,“班车快递”项目应运而生。

随后,张掖市政府组织科技局领导和兰州大学专家来指导工作,分析公司开办孵化园的各种潜质和意义。公司有个“1+4”计划,1是汽车站,4是旅游、小件快递、安检、综合业务的安全监管。政府对这个计划奖励了30万元,帮助李鹏进行公司改造。

与此同时,政府还推荐班车快递项目参加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合办的创业创新比赛,他们从12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具投资价值奖”。

西运联程创客孵化园因为这一明星项目的助力,被评为省级孵化器,得到省政府奖励的50万元和市政府奖励的30万元资金。

截至目前,孵化园共孵化项目37个,全部与交通有关,包括物流企业、分拣包装、旅游、快递等方面。入驻团队成员多数是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最早入驻的一家是电商平台,已经孵化成功,开始独立运作。

毋庸置疑,除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成为西运公司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近年来,甘肃省进行了一场渗透肌理的科技金融机制革新。通过改革财政资金传统“撒花椒面”的方式为“投、贷、贴”,构成了科技创业创新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用政府引导、市场联动的方式,以一引十,激活科技金融市场活力。

省财政设立了1亿元的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各类创业补助;对本省大学毕业生在本省企业实现就业的,省财政连续三年给予每位大学生每月1500元的资金补助,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在全国首创“政府+银行+保险+企业”的非公企业融资模式,政府风险补偿金达到5亿元,通过担保,累计为2545户企业发放贷款98.56亿元;筹措财政资金设立23亿元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发起设立12支子基金及张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56亿元;税务部门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申报办税网报率达到了96.5%,2016年,国地税系统减免税款74.46亿元,通过“银税互动”累计向14290户企业发放贷款732.3亿元。

搭建平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双创”点燃创业热情,更激发着创新潜能。业内人士认为,眼下的创业热潮,最大亮点是创新成为主动力。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打造新业态,紧紧围绕创新展开的创业,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有望成就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立足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双创”旗舰。甘肃省依托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15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目前,各类众创空间达到103家,入驻创业团队及企业2568家,带动创业22000余人。2016年科技部认定国家级“星创天地”33家,位居全国第五、西北第一。搭建“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平台”,240多家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设施2501台,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0154项,实现技术成果交易2.1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资源横向流动,支撑新兴业态的培育发展。创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66个,入孵小微企业3000多户,吸纳带动就业5.7万多人,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建设,2016年,安排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培训返乡创业农民工6000人。

——围绕“双创”实践,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出台《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通过奖励、股权激励、后补助等形式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放开科研单位、企业用人自主权,放开科研人员经费使用权和设备采购权,给广大科研人员“松绑”;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简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的管理流程,放宽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权限,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建成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创业、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与质量、市场开拓、法律等方面服务。

“毕业了,去创业!”“老家机会也不少,回乡创业去!”“科研人员可以带着项目创办企业,我想试一试。”如今的陇原大地,创业创新之风如海浪翻涌,一浪高过一浪。

新闻推荐

纪念赵俪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兰召开

赵俪生先生【本报讯】9月9日,纪念赵俪生先生100周年诞辰暨逝世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开幕。兰州大学胡之德教授,青岛大学侯文蕙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兰州大学杨建新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陈...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