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容斋随笔》读书笔记两则

烟台晚报 2017-08-27 09:00 大字

孙慧铭死后化为灰烬《容斋续笔》之《民俗火葬》中说:“……秦之西方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而未足为异也……”,又说:“盖是时其风未行于中国,故列子以仪渠为异……”

此节大意为:先秦西边的仪渠国,人死后是实行火葬的,并且这样,死者的子女们才能被看作是孝子。由此可知,火葬在上已成为统治者治国的手段,在下则演化为老百姓的风俗习惯,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这种殡葬习俗当时尚未风行于中国,所以列子觉得仪渠国的这种风俗十分奇异。

中国火葬风俗,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先秦至汉时期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文中的仪渠国,指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有的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徒死后火葬的习俗进一步扩大到民间,至唐宋元,民间实行火葬已经很普遍。例如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就记录有我国实行火葬的情形,而《水浒传》、《红楼梦》里也都有“化人厂”,即火葬场的记载,可见,火葬应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了。只是,受儒家“入土为安”封建思想及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从宋朝,以及后来的明、清的统治者都曾明文下诏或颁布法律禁止火葬,违者治罪,故此到明代时除佛教徒和一些少数民族还仍行火葬以外,民间此风基本不存,甚至这种做法还被视为大虐不孝违背祭祀礼仪的行为。也正是以往几百年的这些做法,在新中国建立后火葬的倡导及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发布的推行火葬的规定,实施起来才会有那么大的阻力,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地方依然土葬盛行。

如此说来,由火葬到土葬,再由土葬到今天的火葬,应该算不上今人的进步了,至多是又一次秉承了先人留下的传统罢了。再说来,远古先人都曾有这种死后化为灰烬的做法,那么,时至今日,我们为何还要对身后之事尤其讲究厚重呢?唐诗无讳避洪迈先生在《唐诗无讳避》一文中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劈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意为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唐代的诗歌,对于先世和当时的事,往往毫无顾忌地直言不讳,甚至皇宫里的一些本来不能让外边的人所知道的那些风流韵事、内幕秘闻等等,也反复张扬,到处传颂,而上边的人也不会加以怪罪惩罚。

由以上可知,唐时应是真正的言论自由了,这从历朝封建统治者常常以“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迫害知识分子、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被称之为“文字狱”的那些事例来看,唐时的统治者在这一方面确实是思想英明的,生活在那个可以畅所欲言地抒发自己真实思想情感的知识分子们,也算得上是幸运的。

查看历史资料也可证实,所谓的“文字狱”,汉时、南北朝、北宋、金元明清等都有发生,嵇康、崔浩、苏轼、张钧、徐一夔、庄廷鑨、年羹尧、吕留良等等许多各朝各代当时的名流都是其受害者,而唯独唐史中没有此类记载。而我想,之所以“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恐怕也正是因为文人们可以“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吧。

新闻推荐

第十三届全运会今日在天津开幕本报记者赴津,全程报道陇原健儿风采

(记者王洁)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正式开幕。9月8日闭幕,赛期共13天。本届全运会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预计有10217名运动员参赛。截至目前,马拉松、花样游泳、网球团体赛、网球单项、柔道等1...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