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为现代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甘肃林业信息化建设展望

甘肃日报 2017-08-18 06:53 大字

本报记者陈泳

甘肃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脆弱,使得造林不易,护林不易,发展现代林业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条件下,甘肃省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发展、推动改革、引领未来的先导作用,积极建设林业信息化,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短短几年时间,甘肃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排名由2010年的全国林业厅局倒数第二跃升为2014年的第八名。去年,甘肃省被评为“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十佳省级单位”。

进入“十三五”时期,甘肃省的林业信息化建设又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林业决策科学化、办公规范化、监督透明化、服务便捷化……一个布局合理、科学高效、先进实用、安全稳定的全省林业信息化格局正在迅速形成。

以高效统一为原则

林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提高林业管理效率的主要方式。在新时期下,甘肃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北斗导航定位等新技术,以基本实现林业信息化为目标,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以智慧林业为抓手,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力争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

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省林业部门从顶层设计抓起,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同时结合甘肃省的省情、林情,从基础建设向应用推进,从简单应用向核心业务应用转变,加快推进全省林业信息化发展。

统一标准和制式是林业信息化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根本前提。当前,甘肃省正逐步建立适应和满足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制式,以实现平台、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统一设计模式、权限管理以及平台建设,为形成一个完整、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打下了基础。此外,甘肃省还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统一的项目、数据管理,力争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融合、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快速交换,防止造成严重浪费和安全隐患,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效。

信息化的实用性是提升林业工作水平的主要条件之一。为此,甘肃省林业部门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林业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林业工作的结合,满足林业管理和生产需要。

林业信息化建设面广量大,“蜂拥而上”的做法未必能够取得实效。为此,甘肃省采取了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先行试点建设的办法,逐步取得经验,稳步推进。

今年5月,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投入使用。系统由行政办公、数据共享、手机短信等平台组成,把分散在方圆几十公里内的保护区管理局机关、各管护站点、护林职工通过互联网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了整个保护区网络化、无纸化、信息化办公,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试点建设,从而实现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有效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提高效率。

以互联网+林业建设为核心

安南坝自然保护区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39.6万公顷,是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近年来,保护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方式,用信息化手段维护生态安全,经过自主设计研发,建成了集内部管理、资源保护等7个子模块的林业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在保护区,交通治安卡口视频系统通过在主要路口路段架设视频监控设备,对进出保护区人员、车辆进行实时抓拍记录,对有不良记录的车辆信息列为重点查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控,一经发现立即自动报警。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保护区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野骆驼饮水点进行实时监测、录像,并对救护的两峰野骆驼进行全天候监测,记录野骆驼生长状况、食量、饮水、活动规律等情况。

此外,这个保护区还建成了远程气象监测、远程全自动森林防火监测报警、全球星卫星定位、智能巡护等系统,实现了整个保护区的智慧化管理。

在“十三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中,安南坝自然保护区的实践并不是个例。去年,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林场物联网完成规划设计;庆阳、酒泉、平凉、天水、陇南等市林业局与电商平台实现对接,平台销售量占林果销售总量的50%以上;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等单位推进无人机巡护试飞应用……

这一系列的建设成效,归功于互联网+林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在这其中,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等“七大体系”与打造互联网+林业综合管理平台等“七大平台”,成为“十三五”期间甘肃省互联网+林业信息化总体架构,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林业信息化率达到80%奠定了基础。

林业信息化是现代林业的基础,那么,“体系建设”则是林业信息化的基础。以物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例,甘肃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建设互联网+林业的智慧设施,提高林业信息化能力。而在林业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中,甘肃省将努力建成以全省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为主的生态大数据平台,为林业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提供智能化、最优化的林业大数据服务。

除此之外,政务云综合管理、智慧化办公、林业资源监管、标准规范、信息化组织管理等体系的建设,都成为实现优化网络结构、打通瓶颈节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于“七大体系”建设,“七大平台”的构建属于互联网+林业的提升工程。这些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前提,以省情实际出发,是为甘肃现代林业发展“量身打造”的。

其中,互联网+林业综合管理平台根据全省林业工作特点和应用需求,促进林业信息资源整合;互联网+林业产业智能化平台主要推进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林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开展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互联网+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平台将全省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博物馆、体验中心、生态文化园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用互联网手段为生态文化提供全过程服务……

以实际措施为保障

信息化建设在林业部门中的应用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类问题和困难。为了促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甘肃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加强林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措施,为走好信息化道路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林业信息化的投入方面,甘肃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优先保障战略性、基础性、公共性的林业信息化发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主动协调,把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明确信息化建设在单位预算中的比例,同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在项目管理方面,甘肃省加强过程监管,建立完善林业信息化项目的审批、规划、验收、评估等工作机制,加强对林业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为推进先进技术融合创新,甘肃省采用先进、成熟、符合主流发展方向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成熟的先进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快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对其开发和使用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林业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甘肃省在开展林业信息化培训的同时,加大对林业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力度,并面向社会,筛选引进专门人才,组成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新闻推荐

金城舞台“艺”彩纷呈 —甘肃大剧院“两季”演出剧目揭晓

杨丽萍新作《孔雀之冬》本报记者李满福实习生姜斯佳今年金秋到明年新春,兰州观众将享受多场难得的视听盛宴。8月16日下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甘肃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在兰召开甘肃大...

甘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