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精准治污,担当上游使命,碧水润泽陇原洮河卓尼段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送一河净水入陇原
记者何军平
通讯员梁红芳杨德荣
发源于甘青两省交界西倾山东麓的洮河,从西向东,奔流不息,穿越草原、高山、峡谷,汇集在甘肃省卓尼县藏巴哇镇的九甸峡水利枢纽大坝,形成了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象。
2021年9月28日,伴随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通水,甘肃人民渴盼半个多世纪的引洮工程全线建成。洮河水从九甸峡水库取水口穿越千山万壑,流入干旱的陇东大地,让甘肃省5市13个县区600多万城乡群众受益,使占全省总人口近1/4的百姓从此喝上了清冽甘甜的洮河水。
洮河全长673公里,流经卓尼县174公里。卓尼县是洮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境内车巴河、卡车河、大峪河等都是洮河的重要支流。
近年来,卓尼县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深入落实生态修复治理、水土保持、洮河水源补给、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和九甸峡库区水源保护等各项任务,将一河净水源源不断送到受水地区。
推进生态系统治理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
刀告乡盘桥村老支书卓玛才让看着漫山遍野厚厚的草甸和越来越清澈的车巴河水,激动地说:“国家这么重视我们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我相信牧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卓尼县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坚持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治理,不断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卓尼县境内洮河水量持续增加,断面年平均径流量从2016年的80立方米/秒增加到2021年的9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达28.9亿立方米。这得益于这几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卓尼县草原工作站站长安永华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卓尼县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1.3万亩,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和退化草原改良项目,治理黑土滩10万亩、毒害草3万亩,改良退化草原35万亩。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了水源地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等项目。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严格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病虫害防治,着力推进草畜平衡,核减牲畜16.74万个羊单位。
“到‘十三五’末,全县天然林面积296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3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415万立方米,草原总面积498.98万亩,森林覆盖率和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60.8%、97.4%。”卓尼县副县长何振业说。
推进全域治水兴水洮河水质持续达优
卓尼县纳浪镇纳浪村蔬菜大棚种植的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梁尕荣高兴地说:“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施用有机肥,而且土壤、水都是干净无污染的。”
近年来,卓尼县坚持从根源上治水,通过大力创建“五无甘南·秘境卓尼”,推进环境革命、消除白色污染,实施化学农药化肥不进县项目,使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农药彻底退出市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率均保持100%。洮河卓尼段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同时,卓尼县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坚持全域治水、综合施策,治水工作由重点区域、简单治标向全域全覆盖的标本兼治跨越。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全力治理农牧村生活污水,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92个、文化旅游标杆村10个,倾力实施“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19个、万村整洁村52个,新建改建卫生户厕1.67万座,新建村级公厕99座,创建清洁村庄77个,农牧民群众卫生习惯得到革命性变化,农牧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流入河道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纳浪镇朝勿村党支部书记朱永红说:“生态文明小康村建成后,大家渐渐习惯了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脏水直接排到河里的现象了。”
为强化河湖管理,卓尼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实施洮河干流防洪治理和流域水源涵养保护与建设工程等治理项目,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禁止河道采砂,累计整治四乱问题285个,打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41起,取缔河道河岸违法采砂场35家,清理河道134.6公里、清淤53公里,平整恢复采砂点6处,回填平整河道1600平方米。全县17座水电站全部安装了引水和下泄流量监测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开展洮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排查整治排污口134个。
新闻推荐
两会期间,州人大代表、卓尼县柳林镇上卓村监委会主任王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实际...
卓尼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卓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