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 呈现当代审美
本文图片为《不朽的丰碑——“星耀陇原”系列微纪录片》剧照
赵 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苦难辉煌,既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航向路标。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倾情推出《不朽的丰碑——“星耀陇原”系列微纪录片》。该项目由甘肃省广电总台飞视新传媒公司承接,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移动电视频道、甘肃省剧协等单位具体实施策划拍摄制作。
该系列微纪录片分为20集,分别聚焦张一悟、王孝锡、胡廷珍、吴焕先、腊子口战役、卓尼土司杨积庆、哈达铺会议、华池县列宁小学、榜罗镇会议、南梁革命根据地、红军会宁会师、血战高台、兰州八办、封芝琴抗婚与马锡五断案、罗云鹏、路易·艾黎、程海寰、玉门油田、兰大七君子、兰州战役等,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通过多视角、多维度的讲述方式反映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以及陇上英烈的伟大事迹,记录百年来陇上英烈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动人征程。
创新性运用镜头语言
历史正在时空的流逝中离我们远去,越是如此,对党史题材的艺术化呈现就越需要契合当代审美的表达。《不朽的丰碑——“星耀陇原”系列微纪录片》着力于讲好红色故事,打通情感共鸣,用创新的理念,打破党史题材纪录片传统的叙事模式和美学风格,同时也创新性运用电视剧的镜头语言和结构方式,以非线性独立的叙事结构代替了线性连续的叙事结构,以每集10分钟左右的表现时间,独立地讲述了20个与甘肃有关的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多种风格的视觉表达,带给观众丰富的内容感受和审美体验。
《播火陇原 铁血记忆——张一悟》像一首悠扬的诗篇,浩浩乎榆中,巍巍乎兴隆。春风吹过,苍茫林海在轻轻吟唱“站得那么高,高出大山的海拔……我徒步而来,就是想寻觅幸福的源头,让一束鲜花开口问好,用满眶的热泪,兑换一粒火种……”张一悟实现革命理想的执着身影像诗一样,明亮而生动。《让道济粮 深明大义——卓尼土司杨积庆》用散文化的叙事表达,生动地讲述了杨积庆让道济粮的感人故事。《战火洗礼中 培育革命花——华池县列宁小学》风格鲜明,色彩活泼,跟着歌声进入故事,少年用童真的视角沿着时光隧道,带领观众回到那九死一生的革命战争年代,成功地将穿越元素深化到了主题的表达中,让我们看到生活在南梁这片红色沃土上的少年们,正在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战旗猎猎向着胜利的方向,一面战旗就是一部史诗,记载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进历程,《血染的风采 不倒的红旗——兰州战役》用倒叙的手法, 回溯了兰州战役的壮烈过程。
深化情境和情感表现力
纪实性是党史题材作品的重要特征,然而对史实的传递不是简单的复写和平白的描述,在“实”和“史”之间,仍有广阔的空间,创作者理应填充更多真挚的情感和由衷的敬意。
《不朽的丰碑——“星耀陇原”系列微纪录片》就是抱着这样的创作初衷,希望唤起观众发自内心的真挚情绪。“献身革命不还家,卿奉双亲务桑麻。更嘱贤妻一件事,还当培育革命花。”这是《红色家书 铁血诗魂——王孝锡》中,陇上英烈王孝锡在狱中写下的一封家书。尽管身陷囹圄,但监牢的铁窗,锁不住他向往革命胜利、向往美好生活的一颗红心。王孝锡是一位有冲天豪气、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坚毅的革命者,1928年12月,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年仅25岁。这集故事更像是小说的叙事结构,借助逼真的情境表现力和故事编排能力,把主创人员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对史实的敬意都灌注到了作品之中,成功地用历史故事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用意境之美调动情绪
《不朽的丰碑——“星耀陇原”系列微纪录片》在叙述风格上,从一个物件或一个理念,勾连起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因果、地域和人物之间的联动效应。例如《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兰州八办》,正是从谢觉哉用过的一只手提箱掀开了兰州八办在烽烟滚滚中的历史故事。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有助于从多个维度对事件、人物展开深度阐释。在影像呈现上,为了恪守革命历史题材纪录影像应有的历史分寸感,该片一方面借助浅景深、虚焦、空镜头等拍摄方式,回归历史的发生现场,以解说词的故事叙述为牵引,使观众得以在静谧之美中,完成对历史的意境化想象;另一方面,在表现重要事件时,编导又调用剧情片的相关场景,为观众搭建起对戏剧性和情绪的直观感知。
近年来,微纪录片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该系列片以极其凝练的表现手法,顺应媒体融合态势,满足受众心理趋向,作出了可喜的尝试。该片于2021年7月在“视听甘肃”上线,同时在甘肃移动电视频道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新闻推荐
肋巴佛肋巴佛纪念亭碑文肋巴佛塑像肋巴佛(1916年9月—1947年6月),男,藏族,乳名康三哥(也叫尕三),经名金巴嘉...
卓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卓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