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绣娘宁菊英 巧手织就小康路

甘南日报 2020-10-09 09:05 大字

记者曹林生

走进木耳镇叶儿村卓尼文化商业街的一家洮绣工作室,绣娘宁菊英正低头忙着手里的活,穿针引线,手法异常熟练。工作室里香包、花枕头、荷包、绣花鞋等绣品琳琅满目,特别吸引眼球的是几款精美的民族服饰,色彩艳丽,做工精美。她介绍说,这是自己一针一线手工做的“三格毛”民族服饰,衣襟、裙摆、鞋边的绣花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绣,而她正是卓尼县洮绣非遗传承人。

洮绣,广泛流传于洮河两岸的临潭、卓尼、岷县等地,是当地姑娘们自小就要学习的刺绣技艺(俗称扎花儿)。宁菊英生活的村庄,从来不缺绣花高手,缺的是用一技之长换取经济效益,改善生活的智慧。记忆中,妈妈是当地有名的刺绣巧手,裁剪、画图、绣花……样样在行,这些传统手艺和祖辈灵巧的双手,成为她喜爱刺绣技艺最初的萌芽。初中毕业后,宁菊英跟随母亲学洮绣,描图、绣花,缝衣、纳鞋垫……出于心底的那份喜爱,她很快掌握技巧,莲生贵子、金玉满堂、狮子绣球、鸳鸯戏水,出自她手的作品栩栩如生。

偶然一次机会,宁菊英参加了妇联组织的“陇原巧手”培训,正是这次培训,为她打开了致富的思路,她有了把洮绣做成产品的想法,从此踏上了一条求索“针”功夫的追梦致富之路。

方寸之间、千针万线、经年苦累,绣艺的繁苦“吓”走过许多人,但对于宁菊英来说,这些磨砺和羁绊都是她追梦路上的力量,这样的历练成就了她和洮绣的蜕变。她笃定地认为,刺绣之路不仅要走,更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地域特色。2017年,宁菊英注册成立了“卓尼县德琴巧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贸易公司”,主营纯手工特色民族用品,同时开发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公司通过“政府推动、妇联引导、企业主导、分户加工”的模式,靠着精良的绣品,终于让当地妇女最擅长、最喜爱的针线活儿,创造出了经济价值,妇女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行动起来。平日里,宁菊英家的院门总是敞开着,忙完农活的小媳妇、带着孙儿的老奶奶聚集在这里,谈笑间挥刀剪裁,飞针走线,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后来,公司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吸纳了更多巧手妇女和在职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不仅洮绣技艺得以传承,也带动了周边妇女致富。在她的培养和带动下,洮绣从曾经的一枝独秀逐渐形成地方性文化品牌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带动了整体产业的发展升级。

看到妇女们凭一技之长改变了生活现状,参与到洮绣产品加工业的人越来越多,宁菊英受到极大鼓舞,在县人社局的支持下,于2018年11月成立了“就业扶贫车间”,2019年,扩建扶贫车间厂房356.8平方米。目前扶贫车间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稳定就业30人,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辐射带动吸纳农牧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她让平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妇女由“伸手要钱”向“自主赚钱”转变,妇女们通过洮绣,不仅改变了家庭状况,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随着电商扶贫的不断推进,洮绣通过网络订单走向全国各地,不再只是民族文化符号,它绣出了当地妇女的“幸福新生活”。

2019年12月,宁菊英的扶贫车间被甘肃省文化旅游局、省扶贫办授予“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宁菊英说:“我们的洮绣产品都来自贫困妇女之手,绣品通过淘宝、快手销往全国各地,公司收益高了,妇女收入也高了,看到她们就业增收,实现生产生活两不误,我感到非常欣慰。我们妇女就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

宁菊英,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巧手致富,“非遗”不憾。她用质朴的理念,自强的精神,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传承民俗,传递温暖,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深情的石头

后永强洮砚乡因物得名,盛产洮砚。卢锁忠出生在卓尼县洮砚乡,小时候放牛的山叫青林山,青林山有个地方叫砚瓦石嘴。唐代以前的...

卓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卓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