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隔离病区里最坚强的防线 记甘肃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兰州市二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周渐
周渐以精湛的技术水平驱逐毒魔,抚平创伤。
周渐是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月28日,他跟随甘肃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踏上征程。
2020年注定会在周渐心中留下浓重一笔,春节前夕,家中突生变故,气氛压抑,原本兄弟几人商量好要在假期里多陪陪老父亲,谁知道疫情来得如此迅猛,接到省上要组建医疗队的通知时,他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他找不到不去的理由:我是党员,更是一名医生,这就足以要求我不能退缩。
可他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向老父亲告别,只好到了机场才打电话“说了一声”,表示自己会做好防护,请老人家放心。
1997年,周渐开始了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生涯,他在日常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钻研,任劳任怨,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医疗救助活动,是医院第一批应急救助队成员。曾在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医院治疗组成员参加医疗救助活动。2010年8月舟曲泥石流特大自然灾害中,周渐不计个人安危,积极报名加入救援队,并连夜赶往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2017年9月,他又赴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参加为期4天的健康扶贫阿坝行公益活动,期间深入乡村卫生院给当地群众开展义诊巡诊,并对当地医生进行教学授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那么多同胞危在旦夕,周渐又怎能置身事外?他又一次毫不退缩,挺身向前。
1月29日晚,医疗队接到通知将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开展工作,并连夜开放病区收治患者。30日,周渐第一次进入病区。病区是由普通病区临时改建成的疑似、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区域,医务人员工作区是处于暴露环境下的,要求穿着防护服。进入病区前,同组医护互相检查防护是否到位。不知将要面对怎样的患者,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新闻,周渐坦言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可当他站在患者床前,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时,内心平静了许多,他告诉自己:除了多一身防护服,其他的一切与平常工作没有什么区别。
周渐说,病区患者人数上升很快,医生一开始是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后来就站在他们身边做心电图,再到拉着他们的手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建立信心,这是医患之间心灵的交换。看到已有不少患者在逐渐好转,这是最值得队员们欣慰的事了。
“看到每位治愈出院的患者轻松愉快的表情,我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他们向在岗的每位医护人员反复道谢,临出病区时还鞠躬致意,我感到既欣慰又自豪,觉得这段时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这不仅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国家防疫控疫策略的肯定。”周渐说道。
在工作中,周渐从不推诿,服从安排,始终把救治患者放在第一位。他深深明白作为一名医生,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患者,因此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鼓励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克服困难,力争全勤,从不拖医疗队后腿,“此次来武汉的兰州市医疗队员中我的年龄最大,因此在生活中,我会多关心同地区队员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爱护,尽量帮助大家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工作之余,周渐坚持通过网络学习相关政策指导,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到达驻地第二天,周渐协助领队成立了甘肃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统计党员名单,并参加临时党支部组织的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日活动。“此时此刻,我更加明白身为党员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其他队员。”
一转眼,周渐离开家乡已有30多天,他暂时收起对亲人的思念,努力适应着武汉的战“疫”生活。他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始终是我的光荣使命,我会以坚定的职业信仰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努力为人民的健康筑起一道可以依靠、能够挡风遮雨的铜墙铁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芳(图片由周渐提供)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通讯员姚剑杨永萍杨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甘南州群众守望...
舟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舟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