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辉:使命在心 把灿烂的生命写在舟曲大地上

甘南日报 2019-11-18 08:13 大字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如果,10月7日那天他不去曲告纳乡采访;如果,那天他待在家里陪伴父母妻儿;如果,当初他不选择新闻这份工作……这些天来,身边的人在缅怀王彦辉时,会不由得冒出一个一个这样的假设。然而,人生没有如果,生命没有假设。王彦辉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采访的路上,生命虽短暂,却璀璨,犹如流星划过天际。

刻骨铭心的“失联”

“他给人的印象是踏实、敬业、责任心强、充满激情、任劳任怨。”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海明沉痛追忆年轻的同事、亲密的战友。

2018年7月12日上午,王彦辉下乡入村采访拍摄扶贫工作。谁料,下午4点多的时候,天气突变,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舟曲多地发生强降雨并引发山体滑坡和洪灾,道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被毁。当时,王彦辉所在的村子恰好就是受灾村庄之一。

“我立即给他打手机,想提醒他注意安全。但是怎么都打不通。同事们也连续给他打电话,始终联系不上人,大家都急坏了。”说起当时的情形,冯海明依然紧张。

那个下午,同事们都为王彦辉的安危担忧,大家纷纷联系乡村干部,询问王彦辉的情况。晚上,王彦辉的妻子给冯海明打来电话担心地说,王彦辉失去联系了,希望单位赶紧寻找。这下,更是把冯海明紧悬的心拽到了嗓子眼。他一边给乡镇干部、朋友打电话,拜托帮忙寻找,一边召集同事准备去寻找。然而,通往灾区的道路被冲毁,外面的人根本进不去。

第二天下午,冯海明接到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来电,电话中传来的却是熟悉的王彦辉的声音。还不等冯海明应答,电话另一端王彦辉就急忙汇报:“主任,我这边的灾情很严重,供电和通信中断,我手机没有电了,也没有地方充电。我借老乡的手机在山顶上给您汇报一下,这里的采访已经完成,灾情我也全部拍摄下来了……”

冯海明说,听着王彦辉急切的话语,那一刻,泪水打湿了冯海明的脸颊,他不停地叮嘱王彦辉:“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藏乡好记者

王彦辉是舟曲县坪定镇坪定村人,2014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憨班乡政府和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工作,2019年1月转录到舟曲县融媒体中心。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很多采访活动结束得比较晚,吃不上饭是常事。采访完还得马上写稿,节目剪辑好时经常已是万家灯火。王彦辉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非常敬业,无怨无悔……”还未说完,冯海明的眼眶又湿了。

王彦辉采访点子多,稿件写得好,他拍摄报道的新闻多次被中央、省、州等电视、报纸、网站媒体采用。两年来,他穿行滑坡灾害现场,报道抢险救援的感人故事;他爬行数十里山路,拍摄舟曲民俗博峪采花节的盛况;他冒着高温酷暑蹲点村组,采访舟曲富民产业;他在寒冬腊月进村入户,报道舟曲新农村的新变化。在王彦辉和大家共同努力下,舟曲县对外新闻宣传报道连续5年名列甘南州前茅,100多部反映舟曲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脱贫攻坚实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专题片、纪录片、微视频,频频亮相央视荧屏,让多灾的舟曲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凝聚起了14万舟曲人民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

事业未捷身先逝,常使亲朋泪沾襟。2019年10月7日,王彦辉和其他同事完成当天工作返回县城途中发生车辆坠江事故,不幸遇难。他永远地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离开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离开了天真无邪的儿子,离开了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10?7”车辆坠江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相继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人员搜救、事故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陇南市、甘南州及舟曲县全力开展了救援、事故善后和各项处置工作。10月18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记协相关负责人专程赴舟曲,看望慰问事故遇难者家人。同时,省记协相关负责人转达了中国记协的慰问。11月4日,舟曲县委、县政府追授王彦辉“全县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甘南州委、州政府追授王彦辉“甘南州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1月6日,甘南州委追授王彦辉为“甘南州优秀共产党员”。11月7日,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追授王彦辉“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他们记录着时代 也理应被时代记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陈彦霏深入舟曲车辆坠江现场,报道遇难记者生平事迹,让他们也被铭记夜里9点,车还行驶...

舟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舟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