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 娄清泉:义务植树30年 守得荒山换新颜

甘南日报 2018-09-07 09:00 大字

记者张成芳冶晓辉

八月的舟曲,天高云淡,风里带着缕缕暖意,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雨脚刚住,江盘乡南山村村民娄清泉和妻子何后仙就上山看自己植的树去了,今年是娄清泉夫妇义务植树的第33年。

提起娄清泉,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娄清泉是南山村的护林员,他一周最少上山5天,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树木长得茂盛葱绿。实行退耕还林后,他在山上搭建了简易毛草房,当时开始栽树时,山上全是荒山荒坡,没有一滴水,树的成活率很小,后来政府拉通了水,为老娄栽树提供了方便,如今他栽的树长得非常好,我们都很高兴。”

娄清泉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他出生在山里,吃住在山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那里靠山吃山的人提供了便利,对于大山的无私馈赠,他们心里充满憧憬,但后来由于过度采伐,曾经的层恋叠翠、鸟语花香都一去不复返,成为了他的回忆。

1981年高中毕业的娄清泉光荣参军,在西藏当工程兵,碾转多地修路,一呆就是4年,4年部队的生活锻炼了他坚毅的品格,刚开始的驻地在林芝,提起那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见日的原始森林。复员后他先后担任村里的文书和村支书,看到家乡满目的黄土,心里萌生了改造荒山的想法。

让想法变为现实,就必须行动起来,于是娄清泉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村民的冷嘲热讽,开始在荒坡上栽树,这一栽就是33年。

娄清泉说:“刚开始栽树时,一来没有资金,买不起树苗,二来交通不便,没法拉运,加上没有技术、没有水利设施,困难重重。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解决了灌溉用水,好心人也买来了树苗,树苗栽一棵活一棵,栽树的信心也大了。”

娄清泉栽树的地方主要是裸露的荒山和水土流失的山沟,那里山高路远,寸草不生,每年到栽树的季节,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次栽树前他都提前选好点、挖好坑,有计划有步骤地栽,会节省很多时间,这样最多的一天会栽100多棵树。

33年,娄清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每次上山,他都自带馒头和白开水,饿了吃点干馍馍,渴了喝点白开水。平日里干农活时,他也不会忘记背娄里背上几棵小树苗,一旦发现有空地或有死树苗,就会及时补栽上。

冬天,娄清泉的手被冻裂了长长的口子,他就用胶布粘起来继续干活;夏天,山上缺水,他常常从山下往山上挑水,可是自己挑的那点水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曾经栽的近2000株刺槐,由于缺水只活了20几棵,后经政府帮助,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自己也买了栽培书籍来学习。如今,他已成为真正的栽树行家了。

30年的坚持,荒山变绿坡。

娄清泉植树造林,正是近年来舟曲县生态环境改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舟曲县加大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义务植树、重点公益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去年,舟曲新增造林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74%,划地禁牧面积50万亩,推行草畜面积32.42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达81.9%,370名生态护林员和208名草管员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

新闻推荐

再接再厉 攻坚克难 科学施策 有序有效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恢复重建

本报舟曲8月6日讯(记者吕宝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今天在舟曲县南峪乡调研。他强调,要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再接再...

舟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舟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