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7周年】致富路上,书记带咱向前走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7-03 06:42 大字

有一种责任,一经扛起,再难放下。

在中国广袤农村,许多基层党支部书记以先锋战士之势,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成为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满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无怨无悔地奉献。

办好“最大事”赢得民心

近日,记者来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党支部书记姚选正在蔬菜大棚忙乎。

村里种了8000多亩冷凉蔬菜,有西蓝花、菜心、冬瓜等10余种作物。这些年,在姚选带领下,村里实行土地流转,成立农业合作社,围绕冷凉蔬菜做文章,形成了从育苗、冷库储藏到包装箱制作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2014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45万元。

姚选不只有想法,身上更有一股闯劲,他认定的事情会想方设法干成、干好。村干部王元明说:“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不是凭空来的,必须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心系大伙儿。”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青珍村,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腹地,高寒缺氧、灾害性天气频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青珍村党支部书记普华心里最大的事。

2015年,立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实际,青海省持续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调结构。普华苦口婆心地动员牧民将草场流转,入股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早上雾还没有散去,普华书记就赶到牧民家为牦牛佩戴耳标并做好拍照、登记、编号等工作。晚上,他还拉着畜牧业专家在村委会谈项目、说产业。”合作社牧民罗达说。

青珍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入股人员达到130户562人,饲草种植面积2000亩,2017年底分红,户均收益近7000元。村里还完成了19套易地扶贫搬迁房建设,修建了村文化服务中心、两座蔬菜大棚和16公里的村级标准化公路。

高产的草地提高了载畜能力,四季如春的暖棚突破了畜牧业的季节性产量限制,牧民可以不用在“冬窝子”和“夏窝子”之间辛苦转场,老人妇女守在家门口剪羊毛、挤牦牛奶赚钱……有了普华这样的主心骨、领头人,村民信心满满。

心连心 手把手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扎果村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农牧民施工队,成为村民脱贫致富“排头兵”。18年前,大巴珠创立了建筑施工队。

“是党把我从什么都不懂的普通老百姓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没有乡亲们支持,没有藏汉民族团结,就没有我的一切。”大巴珠说。

大巴珠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从事过工地上的搬运工、技术协助员等建筑工作,积累了施工经验和良好人脉。2000年后,他开始组织扎果青壮年承包建筑工地零活。2013年,农牧民施工队党支部成立,他担任支部书记。

施工队越干越大,于2016年成立了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下辖企业包括扎果村农牧民施工队、扎果村砂石厂等。施工队员工人均年工资2.5万元,扎果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隆子镇党委书记巴桑次仁说:“大巴珠致富不忘乡亲,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

甘肃省舟曲县贫困村——东山镇谢家村,也有这样一位带头人,他叫谢村选,靠养鸡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鸡司令”。2016年,在群众的热切期盼中,谢村选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没资金,他帮助联系贷款,每年为合作社社员和贫困户免费发放土鸡苗;没技术,他上门提供圈舍修建、饲料加工、疫病防治和养殖技术指导服务;没经验,他从鸡的品种到饲养,从防疫到科学喂养,到市场销售,手把手帮忙……

在他的带领下,仅两年时间,全村入社农户达98户,养鸡总数达20多万只,实现入社农户年增收达2400元以上,土鸡养殖成为全村脱贫的“金产业”。

(记者李惊亚 王大千 向志强 刘洪明 杨稳玺 张钦)

(据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新闻推荐

今年新区1428人参加高考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兰州新区招生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新区共有1428人报名参加高考,考点设在新区舟曲中学,共有46个考场。目前...

舟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舟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