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递服务大民生

甘南日报 2018-04-27 09:57 大字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产业,是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2014年,邮政业被国务院定义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产业”,是推动流通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产业、物流领域的先导产业。

小快递,大民生。快递业与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邮政业发展异军突起,多元化的快递服务让人们尽享网购盛宴,连偏远山区的村民也能在家门口的村邮站收寄邮件……人们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

记者马保真马淑芳

打通邮政“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我在新疆打工的亲戚说给家里寄了几床棉絮,没过几天,投递员就打来电话说有包裹,并把棉絮送到了家里。”舟曲县大川镇村民李福严和村里的老伙计们聊着天。“我听说现在不用出门,全国各地的货物通过村邮站就能直接送到家门口了,很方便。”“我家的花椒最近订购的人特别多,在家里打包好就直接通过邮政、快递寄出去,方便又省事,利润也高了……”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快递所带来的便捷。

据悉,我州在邮政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邮政营业场所和村邮站建设,基本建成完善的邮政服务体系和竞争有序的快递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实现从县域—乡镇—行政村的立体、全覆盖。

目前,全州共有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110处、集邮网点8处。邮路单程总长度4125公里,其中区内支线邮路1235公里,农村邮路长度2890公里。邮路总条数71条(自办7条、委代办64条),其中区内支线邮路9条,农村邮路61条。投递道段183条,其中城镇段37条、乡邮段146条,投递段道总长7913公里,全州661个行政村中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85.02%。

“一地一品”特色农畜产品寄递项目初见成效

甘肃诺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地处于海拔3200米的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生产的牦牛绒产品由于纯手工制造、纯天然颜料染色、产量小,销售市场定位为国内一、二线城市及欧美市场。近年来,州邮政管理局积极为快递企业服务制造业搭建合作平台,协调引导甘南顺丰、申通等快递企业为诺乐公司提供原材料初加工寄递服务和成品销售网点寄递服务。利用寄递渠道将诺乐工坊的高原原生态、纯手工毛绒制品销往欧美国家以及港台、上海、北京等地。通过直接服务制造业,实现寄递业务量达1800余件,实现寄递收入10万余元。4月1日,随着由甘南诺乐公司寄往德国富兰克林市和中国香港的几件牛毛绒纺织品样品的发出,标志着甘南邮政、快递业服务制造业又迈出新一步,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顺丰速递服务牛羊肉销售项目,年出口量600多吨,寄递企业收入120余万元。通过快递企业提供冷链运输、仓储服务为生产加工企业实现了4200万元左右的冷鲜牛羊肉销售额。“迭部县蕨麻猪、羊肚菌”已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迭部县邮政公司、中通快递与迭部县电子商务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寄递业务量达1600余件,寄递重量为8.5吨,实现业务收入4.2万元,年产值累计达95万元。“甘南玛曲冬虫夏草”“卓尼洮砚”“临潭县山野菜”“舟曲县六月椒、酒柿子”等特色农特产品项目也正在积极培育中。

据悉,目前由甘南州邮政管理局重点引导培育“一地一品”“邮政、快递+”特色农产品项目,将甘南虫草、牦牛肉、藏羊肉、蕨麻、草原蘑菇、糌粑、唐卡、佛珠等高原藏区特产、文化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寄递业务量达1.6万件,实现寄递收入40余万元,现代冷链、仓储服务收入120余万元,累计服务特产、文化工艺品产值近6900余万元。

多种模式开花结果助多领域协同共赢

近年来,州邮政管理局积极构建政府支持、农牧民受益、企业发展的共赢良好局面。引导培育的“快递+”等多种模式在甘南开花结果。邮政、快递通过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寄递服务以及提供现代冷链运输、仓储服务,直接参与服务民族工艺品以及牦牛肉、羊肉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

“快递+电商”模式,邮政、快递公司积极与农村电商进行合作,进一步开拓农牧村市场。夏河县京东拉卜楞馆与寄递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寄递业务量已达3000余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4.3万元,直接服务农特产品累计产值300余万元。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中国最高龄的“裸捐”者 一条裤子穿了39年

吴锦泉是江苏南通的一位普通农民,年近九旬,靠磨刀为生。20多年来,他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是中国最高龄的“裸捐”者。2008年汶川地震,他将积攒的1000多元钱捐给红...

舟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舟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