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幸福路
□赵江仙
土桥村
对于土桥村,我不陌生,也不那么熟悉。
土桥村最早从是外婆那听来,后来是母亲。外婆怀念土桥村,是因为她是土桥村的姑娘,母亲怀念土桥村,是因为儿时在土桥村小住时,与表姐妹们在一起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逢年过节,土桥村是不得不走的长辈。后来,土桥村又有了我的同学。再后来,我远走他乡,每次回乡都要路过土桥村,土桥村又成了我车窗中的一景。就这样土桥村与我若即若离了很多年。
无论儿时,还是现在,土桥村给我的印象都是水果之乡,那晶莹剔透的葡萄,将土桥村高高托起,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富村。也是这葡萄,让儿时的我憧憬过葡萄庄园的梦,梦虽短暂,可它真实地存在过。
葡萄是土桥村的名片,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人们都要争相卖一点。这儿的葡萄个儿小,色如玛瑙,但那特有的香甜,是任何葡萄都比不了的。有人说,这是老品种,味纯,吃了口留余香。
时隔多年,再去土桥村时,是11月。我们踩着合作的雪,踏上舟曲采风的路,一路欢笑抵达舟曲。柿子树的叶子落尽,挂在枝头的是红红的柿子,没见过柿子的作家、诗人们惊呼着,而作为舟曲人的我,对这习以为常。
土桥村是舟曲大川镇的一个自然村,坐落在舟曲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处的白龙江畔。第二天,我们到土桥村时,镇村两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在村口迎接,同行的作家们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自然村竟然有文化长廊。红红的宫灯,古铜色的长廊,刻在廊上的楹联,与金色的树叶相得益彰,尽显古色古香的同时,还彰显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拍照声,赞美声,欢笑声,讲解声,声声入耳,又处处入心。在他们的带引下,我们来到土桥村文化广场,热情的工作人员为大家端上自产的葡萄酒,葡萄的酒香又引来大家的赞美,几怀下肚,一诗人脱口而出“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诗人接应“出了土桥村再也无此酒”,另一诗人“干了这怀酒我心还依旧”。这一刻,我想起家人,他善饮,每有醉意,诗意顿生。有次,在朋友家喝了一次土桥子的葡萄酒,念念不忘好几年。从不饮酒的我,看着品酒的他们,竟有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陶醉感。
临行时母亲交待,让我代她拜访几个姐妹,土桥村已产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站在广场上的我茫然失措,条条大路就在眼前,可我想不起通往亲戚家的路,还没回过神,就被她们推走。整洁的村容,潺潺的小溪,家家的房前屋后,街亭廊院,都是葡萄林架,没有挂满枝蔓的葡萄,可这金色的叶子,让人想到七月。
七月的土桥村,是葡萄的世界,色泽各异的葡萄,看得人一定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让人垂涎欲滴。他们说,这里的人很幸福,他们还说来年七月,要来这体验葡萄架下诗意栖居的浪漫生活。
后来,我们又去了纪念馆,纪念馆是一家民房,一楼的展品凝聚着农耕文化的灵魂,似曾相识的用具,恍如前生。二楼是展示女性红装和茶饭的世界,一件件刺透,一盘盘馓子和各种糕点,沉淀了妇女们的家庭写照,让随行的女诗人感慨不已。走出纪念馆的我们,三三两两地去了燕子的娘家。燕子是诗人,爱人是画家和书法家,加之平时关系不错,绝大多数的人去了她家。她家的菊花开得正艳,桌子上摆满自产的核桃、拐枣、酒柿子等等,夫妇二人忙着照顾友人。以茶酒、特产待客,以诗会友,以画画和书法会友,不知不觉中办了一场文化沙龙。
我没打听到亲戚,却听到村民们的交谈。才知道,土桥村是甘南州第一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试点村,县镇乡三级领导班子利用特殊的交通、葡萄种植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土桥村打造成周边村庄发展借鉴的样板村。
被3万多株经济果树围绕着的土桥村,将美诠释在花开时节,果挂枝头,收摘时节,在150多个候选村庄中脱颖而出,荣膺2016年“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
我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尤其是《葡萄月令》,在读这篇散文时,幻想着有朝一日,到他生活过的葡萄农场参观一下葡萄月令中的任何一节。未曾想,这里的人就过着葡萄月令的生活,不仅如此,还家家酿葡萄酒,举办葡萄节,吸引八方游客,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旅游要素,办起了农家乐。
在离开土桥村时,看着大街小巷,楹联街廊上的葡萄叶,我们相约来年七月,在葡萄果香沁人心脾的时刻,再来这,坐在葡萄树下,一边吃葡萄,一边聊天,那时,定会见到久别的亲戚。
岭坝村
如果说,美丽和富裕是土桥村的标签,那么曲瓦乡的岭坝村就是世外桃源了。
曲瓦乡岭坝村是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易地重建村,同时也是舟曲县继土桥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丰富的石头资源和人文特色,在保留房屋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全村进行了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岭坝村根据自身特点,挖掘村庄历史遗址、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体现个性魅力的基础上,坚持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的基本遵循,充分利用废旧瓦片、河道石头等材料精细打造,建造了古典中式的石磨、十二生肖年历石鼓、月历以及印在地面的太极八卦图;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着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和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
就在我们吃惊时,舟曲县文联主席说,在这里走一圈,相当于走了12月,于是我们进了村。
走进岭坝村就像走进了石头王国,从村道的铺设到石像的雕刻再到村民民房的建造,都使用了石头。房屋与房屋之间用大小不一的石板隔开,就连菜园围栏也是石头垒的,都是就地取材。据当地人说,这样的房屋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建造方便、经久耐用,还冬暖夏凉,让人不得不赞美村民们的聪明才干。
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向人们展现了原始粗犷的形象和石板房建筑本身奇特的美,依村延伸的街道上是特色鲜明的楹联牌匾,独具匠心的压花古板路,五彩缤纷的街道灯廊和家家门前老式而精美的灯笼,融为一体,冲激着我们的视觉,给人一种远古、唯美之感。
路边的菊花面朝太阳,面朝太阳的还有挂在房上的红辣椒和金黄的玉米。我也背靠石墙,面朝太阳,看见几只鸟落在树上,树上的鸟又飞向天空,天空蓝的无法形容,风中弥漫着淡淡的菊香。
村子周围是田地,地里有人行走,村子里也有人走动,没有喧嚣,也没有商业的气息,有的是安详。我不由地想,来年三月,地里的麦子,在南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时,旁边的白龙江也不会弱示吧,当麦浪携着白龙江的波浪一齐涌向原始粗犷的石板房时,这些树会不会像士兵一样守护?
全村只有一个小卖铺,守商铺的是个和蔼的中年妇女,她见我拿着水杯,主动问我,要开水不,才烧的,我伸出杯子,她给我添水时,又问,今天这么多人,是来看我们的村子吗?我点头,她笑着说,我们村最好了,你们多看看,想喝水了,就过来倒。
我们顺着文化墙走,文化墙是用石头、废旧的瓦片以及砖块垒彻和镶嵌的,文化墙展示着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广场一角,有个女孩蹲在地上正给弟弟喂饭,见到我们,女孩绯红了脸,低头对弟弟说着什么,淘气的弟弟不但给姐姐做了个调皮的鬼脸,顺带也把鬼脸给了我们。村头的柳树下,是休闲聊天的老人,太阳正照在他们身上。听村民说,连接村口和文化广场的这条主村道被他们称为“幸福路”,寄寓着全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
这个村子的建设,既节约了成本、又增添了新韵,既留住了乡愁、又展现了特色,真是别具一格。
我们不曾见过岭坝村的春夏百花开百草绿的盛景,也不会见冬日积雪的情景,但我们见到了岭坝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享受了岭坝村给我们的悠然与安祥。
他们说,通过这次采风,才知道舟曲是一片非常富有人文色彩的土地,是个让人来了还想来的地方。
新闻推荐
下水救人救上岸抬上救护车西部商报记者金奉乾供图(首席记者金奉乾)寒夜,轻生女子跳入冰冷的白龙江。紧急时刻,民警、消防队员和热心群众及时伸手相助,成功将女子救上岸并送医救治。这是2017年12月31日...
舟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舟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