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牧村的美丽蜕变 夏河县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提升农牧民幸福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宽敞整洁的硬化路通到每户家门口,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藏式民居漂亮舒适,老人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健身、聊天,有妇女在家门口晾晒青稞……来到秋日的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自然村,尽现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
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自然村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主导产业为牛羊养殖及青稞、油菜和燕麦种植,全村共52户329人,村民多以放牧为生。说起以前的生活环境,村长交巴感触颇深:“没有专门的厨房,也没有洗澡间,有的村民家里人畜混住。”
2015年,为改善农牧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村里按照统一规划,保留原始藏式建筑风格的基础,在主屋前统一新建80平方米偏房和庭院,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和环境革命升级版样板村。实施道路、住房、供水、防洪、路灯、文化广场和便民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危房改造及风貌改造53户,棚圈改造52座,建成垃圾处理厂2处、文化广场1个,并安装体育器材和节能路灯,购置垃圾清运车辆,在各个巷道口投放垃圾箱,村庄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整治。同时实现电话、手机信号、广播电视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今年36岁的牧民旦正杰告诉记者,通过升级改造,现在村庄干净整洁,路灯、水泥路、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和厨房卫生间等基础设施齐备,功能健全,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清新别致的美丽乡村。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生态文明小康村改造完成后,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村貌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安果村通过股份制合作模式,鼓励农牧民将符合住宿标准的自用民房提供给合作公司发展旅游业,农牧民参与分红。村民旦正杰加入公司,将自己家的房子改建成民宿,接待游客。“6至8月份是旅游旺季,我们主要提供住宿和简单的餐食,虽然是第一年,但整体效益还不错。”旦正杰说。
安果村的变化,是夏河县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和环境革命升级版样板村的缩影。近年来,夏河县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为连接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16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161个项目点197个自然村,概算总投资12.93亿元,打造成环境友好型、生态体验型和党建示范型等多个类型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涉及14个乡镇6670户36306人,不仅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大幅提升了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本报合作讯(记者李桢高淑兰)8月4日,2019夏河拉卜楞高原半程马拉松赛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在甘加秘境景区鸣枪...
夏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夏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