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的甘南样板 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观察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2-30 01:45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马旭晖实习生张晓庆

甘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蓄水池”“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先后被国家确定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地区,为此,甘南州多渠道探索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挥先行示范区“试验田”作用。

山川披绿色

“黄河首曲”玛曲县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原、湿地和森林资源共同组成了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地球之肾”和“中华水塔”。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下降,外加放牧活动的压力和垃圾的侵蚀,这里的草原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即便困难重重,但甘南干部群众并没有放弃让草原重新披上绿衣的努力。从2013年开始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累计建植人工草地100余万亩,综合治理流动沙丘3.55万亩,治理有明显的沙化趋势的草地11.87万亩,黑土滩型退化草原321.3万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15万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玛曲县畜牧林业局负责人坦言:“要治理全县80万亩的沙化草地并不容易,这里多大风天气给沙化治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欧拉乡牧民卓玛加布在草原上生活了52年。为了守护家园,多年来,他带领村民治理草原沙化,并将60多万元的积蓄拿出来用于治沙。

卓玛加布说:“每年5月,我们就开始植树种草,看到一片片沙化的草原重新变绿,大家都很开心。现在已有100多位村民加入了治沙环保队伍。”

与此同时,甘南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实施草原禁牧887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938余万亩,累计兑付补奖资金11.63亿元,并以加大出栏和转为舍饲圈养方式核减超载牲畜131.48万个羊单位,2019年末全州牲畜存栏524.17万个羊单位,各县市已初步实现草畜平衡。

如今的甘南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转6版)

新闻推荐

玛曲县公安局关于启用移动测速点的公告

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玛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玛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