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甘南藏族自治州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扫描

甘南日报 2020-08-12 11:31 大字

本报特约记者徐锦涛

夏天的阳光,给海拔3700米的玛曲县阿万仓镇增添了生机。溪流流过绿意盎然的草场,依偎在沃特村身边。迎着微风,明快的弹唱音乐和欢声笑语打破了草原的沉寂,牧家乐、帐篷城里游客络绎不绝。

沃特村只是甘南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特别是去年以来实施的“一十百千万”工程,将景点、村庄及民宿农家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游、生态游变成各族群众的产业路和致富路,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正在高原上不断铺展。

因地制宜勾勒新蓝图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是个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的纯牧业县,逐草而居放牧牛羊,几乎是以前牧民唯一的收入渠道。

沃特村附近有着辽阔的阿万仓湿地,独特的高原风光更是众多自驾游客的心中首选,但一直受困于基础设施太差而游客寥寥。

去年以来,沃特村入列甘南州15个文化旅游标杆村,自驾车营地、游客中心等设施得到改善,来沃特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正在成为这里最有前景的产业。

“前些年,我们家依靠放牧维持生计。沃特村虽然风景优美,但谁也没想过利用风景挣钱,更不知道‘旅游’是什么。”52岁的牧民俄尖泽仁感慨不已,最近他正准备在帐篷城附近租个铺面,专门加工销售黄河奇石。

甘南州生态地位重要,发展文化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甘南州上下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文化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年接待游客过千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50亿元。

如何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走出一条具有甘南特点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甘南州创新思路,确定了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方案,计划5年内打造15个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创建100个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建设1000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培育1万个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最终做大“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

敢为人先闯出新天地

做大“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首先要深化拓展环境革命成果。

环境革命,曾是甘南州立足实际补短板的一招“先手棋”。

2015年,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后,甘南州自加压力,为这个创建目标加了3个字——“无垃圾”。自此,甘南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彻底整治“脏乱差”,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目标。

美好环境不仅增添了农牧民脱贫的精气神,更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擦亮了发展底色。

在环境革命的基础上,甘南州大胆探索农牧村发展新模式,启动实施了以“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经过5年的实践,如今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已成为甘南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闻推荐

“文旅夜宴”百日文艺惠民展演节目预告

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文旅夜宴”百日文艺惠民展演,正在崆峒古镇火热上演。接下来,7月29日-7月31日晚8点,将...

玛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玛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