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母亲河源头 读《黄河源笔记》■赵青新
作为东南沿海之地的浙江人,在文化记忆赋予的色调里,往往认为黄河源头是一大片绿草茵茵的湿地,景致怡人,充满生机。我本以为《黄河源笔记》就是介绍地理风光的游记,而这部作品却以它“非虚构写作”的力量,打破了我的成见,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甘肃藏族作家王小忠从黄河首曲的玛曲出发,沿黄河源走过一圈,目睹了各种破坏与挽救,他发问:“真相与想象距离多远?”他写下这些文字,以衡量真相与想象的距离。
第一篇是《早春的阿万仓》。水竟然在这个孕育水资源的地方变得稀缺。玛曲的牧民守着湿地却没有水喝,只能靠挖井取水。王小忠拜访朋友当智一家。当智家的打井人老赵和他的团队是王小忠介绍过来的。在早春这个季节,他们努力想在草原湿地上打出一口井,结果是一次次的失败。
大自然不再慷慨。大自然拒绝了人类的索取,为什么呢?
《遥远的香巴拉》一文提到,从前玛曲县的各个乡镇及牧场几乎是当地群众致富的源头。二十多年前,王小忠看见过乡亲们挖铲草皮、制作绿砖的干劲,盈利十分丰厚。二十多年后,王小忠在接到朋友嘉措的一通电话后,前去帮忙,一起考察打造香巴拉旅游胜地的可能性。嘉措的未来设想是瑰丽宏大的,抓住了现代人向往原生态的心理需求。当地村民可以一方面集资修建游客中心,另一方面也坚持着维护朴素的环境公约。可是,如今已经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能够抵御消费主义的狂潮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乡亲们仍然留居在贫困的“前现代”社会?
《黄河拐弯处》里讲到的小卖部格外让人感动。这家设立在人迹罕至处的小店,只有十几瓶饮用水、几箱方便面,它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叙述者索南说,这家不起眼的小店曾经救过深入草原的背包客。那些长途跋涉、饥渴难耐的人,看见小卖部就看到了希望。这家小卖部就这样存在着,孤独地立在天地之间,引领着人们走出困境。
草原风光依然有它的自然之美。人们热爱这份美,也希望这份美能够永恒。与此同时,草原环境危机的现状格外让人揪心。“是什么原因呢?”在同题文章《黄河源笔记》里,面馆老板一针见血地说:“主要是放牧过度。”以前100头羊活动的地方,现在突然增长到500头,夏季牧场的草就不够吃了,于是不得不提前开放冬季牧场。两个牧场来来回回都没有恢复的机会,连保蓄牧场都不放过,整个牧场就完全被破坏了。你看,连一个面馆老板都懂的道理,谁不知道呢?但是,正如老板紧接着的感叹:谁愿意放弃富裕的机会呢?
这样的矛盾构成了《黄河源笔记》八篇文章的共同主题。王小忠是一位作家,他并不承担生态学家或社会学家的使命,也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他只是在行走、在书写,在向世人呈现他所见的真相。
王小忠希望,在叙写黄河源头草原生态及民生状态真实情况的同时,能够找到并保持一个作家的尊严。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源头所遇到的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境况,也是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在了解真相之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新闻推荐
本报甘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蒋文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甘南公路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超前主动谋划,积极担当...
玛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玛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