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凉山先心病超声介入治疗的先河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州内首例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西昌都市报 2019-08-28 07:36 大字

术前检查,反复确认患者病情。

8月10日,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张华、张堰冬主任医师为首的胸心血管外科团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黄克力主任医师等人的现场指导下,成功实施州内首例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开创凉山地区超声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先河。术后,患者情况稳定,目前已康复出院。

手术不开刀无辐射

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姓吴,62岁,西昌本地人。他是体检时发现患有房间隔缺损的。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除易患呼吸道感染外无明显症状,活动亦不受限制。只有随着年龄增长,才会逐渐表现出气急、心悸、乏力等症状,因此不易发现。

除了有房间隔缺损外,患者还伴随多个心脏瓣膜的轻度返流和肺动脉高压。此前,他辗转于凉山多家医院,但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收治后,经过完善的术前评估,发现患者合并有主动脉硬化、高血压病、慢支炎、肺气肿、肾结石及轻度肾积水。加之,患者年过六旬、体质较弱,而且合并有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属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的高危人群。

经过多学科讨论,反复确认病情及明确诊断和手术适应症后,决定按照既定方案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8月10日,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怀下,在医院麻醉科姚建武、秦旭副主任医师、罗玲主治医师和手术室周西、余静护师及超声科沙玛曲卓副主任医师等人的密切协作下,以张华、张堰冬主任医师为首的胸心血管外科团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黄克力主任医师等的现场指导下,开始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仔细核对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封堵器。在沙玛曲卓精准的食道超声引导下,封堵器完美释放。手术结束后,异常血流信号完全消失,周围重要组织功能未受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后十余分钟,患者苏醒,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被送回胸心血管外科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的专科治疗。经过3天的专科治疗,在科室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患者康复出院。

努力创新

让患者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

作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常规治疗方法是胸骨正中开胸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外科手术。开胸手术,对患者的创伤非常大,并且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功能。即使是最新的心脏介入手术,也不能实时显示封堵器对各个心脏瓣膜、肺动静脉、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等重要结构的影响。

而此次实施的单纯超声引导下的微创封堵技术,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倡导的一种新术式,使患者免于开胸之苦。手术穿刺点仅仅是一个0.3-0.5厘米大小的切口。术中,可以实时清晰显示心腔内结构,便于监测植入封堵器的全过程。术中,无需输血、不用体外循环,没有辐射损伤,也没有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损伤等风险。而且,手术不受年龄和体重限制,术后患者也不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这就大大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和经费等。

州内首例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成功实施,是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努力创新的结果。该科室早在1990年就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医院中率先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填补了该技术在州内的空白。如今,又不断引进国内的先进技术,加强多学科合作,不断推进手术的微创化和精细化,让广大群众不出凉山就能享受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

文/本报记者李瑞

图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第十二届格萨尔赛马节在玛曲开幕

骑手在赛马节开幕式上表演。本报玛曲讯(记者薛巍敏)8月13日,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第十二届格萨尔赛马节如期而至,在玛曲县...

玛曲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玛曲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