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青藏 鞍马格桑 浅谈陈拓其人其文
九十年代的玛曲县城大街上来了两位“民工”,但始终在邮局和书店附近转悠。工头穿一件将官呢大衣,两手插进兜内,头高出,目斜睥,也有大丈夫气范。瘦小者,穿蓝色风衣,头发乍起,一双皮鞋打皱,眯眼看来人让人想起城里的好事者。
只有一个工头,一个民工,这样的工程队极少,但在玛曲县城的楼房和街头上出现了。
这两人打工没挣到钱,却成了文字匠人,工头陈拓出版散文集《游牧青藏》,诗歌集《鞍马格桑》,成为甘肃文学界影响人物,民工瘦子后来成了爱好文字的瘦水。
多年后分开,工头喝酒住院,民工生病。两人也在各自的异地开始了各自的生计。
相遇,工头目观扎西才让,王小忠,瘦水,然后放言,扎西和小忠是国家级的,我俩是县级的,而浑然忘了评估正在紧握工头双手的葛峡峰。
工头所说的级别,可能就是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
这就是陈拓,一个游牧青藏的人。九十年代他的藏区散文创作是先锋的,创新的,可惜的是那是文学的苏醒期,衔接期,但他的探索是勤苦的,扎实的,时至今日,他的散文创作在甘肃是独树一帜的,只有他才能把藏区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俊美,大气,思想,创新的陈拓风格。
一胖一瘦,哈哈。时任县委书记的旦智塔这样笑言。
而我在多年前是这样评写这位即是我的朋友又是工头的陈拓。
玛曲陈拓,人高马大,大有草原牧人之体魄。谈笑间,已在玛曲生活多年。青春流逝,唯有不老心态,偶有文字也是真情和阅历所炼就。读其文章,往往有大喜大悲之感,人生之苍茫,世态之困乐,高原之辉煌。长歌当哭,一幅叩天魂击地灵之相,也就有独特的游牧青藏。
真情所至,金石为开,“情”动天地也触幽梦。读其诗集《鞍马格桑》常处于情态之中不能自已。师专有几学生,读其文章夜不能寝,其中有一学生写出陈拓游牧青藏感记,不见其人,沉浸其文大有人在。我初到高原小镇,倍受其人关怀,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性情中人,自有写诗之表现能力,一组《天鸟之音》楚楚动人。我常常有这样一幅画面沉入心中:青青草原,茵茵河水,蓝蓝天空,黄河碧波荡漾,阿尼玛卿沉浸在远天朦朦胧胧当中。有一青年,久久不能脱离情海,手捧一小鸟,看见打湿的鸟翼,心疼难禁。而小鸟终要放飞草原,飞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当中。而他不能,这一飞就是一生的霜花,铁打的疼痛。最终小鸟远去了,而他还在暮色中凝望远方,泪水盈盈。而我也如远方的一片流云,不觉中目睹了这个过程。我亦明瞭,文字与感情的交融也是他痛并快乐的渲泄。在完成了诗歌情结和在甘南草原表达出一个真实自我之后,他开始了散文创作,对他所经历的30年人生进行了概括,于是一个不能与诗自娱而将视野投向更加广阔原野的游牧青藏砰然落地。
散文集《游牧青藏》自有其思想和表现形式,较之诗歌在思,较之小说精悍,洋溢着才华和独特的人生品味。泱泱青藏,犹如珠穆朗玛横空出世,给许多艺术家以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飞翔的可能,于是,一篇篇华美的散文叩击心灵之门,使人触景生情,凝望3500米的玛曲沉浸于其间。他艰辛的童年培养了他现在刚毅的执著,一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男儿豪气,加上洮州人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再加上农家儿女的勤劳与善良,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和底蕴,也是他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生计,他到达了遥远的玛曲,并到了最为偏远的木西合乡。从纯粹的农业到纯粹的牧业文化,使他的思想和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了雪山天籁之音的文学人生。在《此情或是长久时》中他的眼泪夹杂着雨水掉在了黄河的河面上,表露出人生的无奈与凄凉,《皮袋马尾渡三十》中凭着他的勇气和胆略完成了对黄河的横渡,这是他的一个新的人生高度,由歌唱黄河完成对黄河的融入,在《不尽黄河天上来》中他顶着高原的风雨波浪,风餐露宿,经过昼夜的扬帆,完成了对黄河在玛曲地段漂流。拉加峡上空的桑烟表达出他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而黄河情结始终是他对故土家园及不屈儿女们不甘于命运摆布所留下的浪漫主义手笔所在。茶酣间,他道出自己的心语,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是谈不上爱国家的,所以,他的亲人情结流露出对骨肉的难舍难分之情,并以在起伏的生活中困苦经历的升华,勾勒出人生的真情所在,闪光的人性之美表现出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一个真实的青春陈拓在他的散文集《游牧青藏》中浮出水面,而此时的高原如他所言,恍如梦中。
屋檐下的青藏边缘因文化的梳理而变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一个在变革中前进的首曲自有其分娩的痛楚和幸福,好在这样的青春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歌声,记住析支首曲和一个叫陈拓的文学前行者。
新闻推荐
甘南州水务水电局开展 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
本报玛曲讯日前,州水务水电局检查组赴玛曲县,对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工程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组采取实地走访、...
玛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玛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