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回族作家陕海清文集《在河之洲》读后感
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河之洲》是回族作家陕海清的第三部文集。书集收录了作者散文、书评和读后等33篇文章。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作者故乡甘南和临夏两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情绪,是作者几乎大半生勤于文学探索的结晶。
乍读这些文章,也许会觉得非常平淡,缺少滋味。但是,当你潜下心来慢慢体味的时候,就会从中得到很大的乐趣,你会承认这是一部优秀散文集,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想把此书推荐给大家的冲动。
这部散文集,在几个方面给人以美感:其一,它绘出了一幅黄河上游甘南和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活图画。《晒太阳》作者写山区中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情景,引用阿凡提智斗财主、第欧根尼对声名显赫慕名来访的亚历山大的不屑和轻蔑故事,表现了对世俗浮华的针砭和灵魂净土的向往。《老宅》《那一片青稞地》《自我的秘密》都是通过对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的叙述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与繁华和发达东部沿海有点遥远的一方天地上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共居的庄窠》中作者把最大的关注关爱给予了一只狗、一群蚂蚁、一窝燕雀和麻雀,常常为这些朋友般的动物、鸟雀和虫蚁或伤心落泪、或长时间观察陪伴、或期盼守候。《脚户哥的花儿》描画了基层民众质朴的内心世界和敢于和命运搏斗的精神追求。“融进我的生命、流淌在我血管里的,只有两天河。一条是德赫曲河,一条是大夏河。”由于作者出生在青藏高原,对涌自大山深处的河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割舍的深情和眷恋。如果你不懂“东乡水窖”,就无法理解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人们缺水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怎样的严酷体验……现代文明对这片大山深处的土地影响是有限的,现代生活的节奏对这儿的干扰不重,这儿充满了悠闲安逸的牧歌情调。一幅幅生活图景抓住了民族情调,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异域偏远地区的山地风情,构成了一幅异国景象的风情画,它弥漫着一种中世纪的宁静氛围。这种宁静,在生活节奏如此强烈而快速的现代生活中,自然使人感到舒适和松弛,从而给人一种朴素、自然、宁静的美感。
其二,作者采用强烈对比的方法,构成具有内在对立感的双重主体,其反衬效果又深化了对主题的表现力。《绿色的碌曲河》,刚开始回忆童年时的碌曲河“波光粼粼的碧绿色,水深处绿中透蓝,好似水中掺进了蓝墨水”。写碌曲河的“绿”,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作者的初衷在于与后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从而加强艺术的感染力。读者自会感觉,文章的前后两部分格调有所不同。如果说前部分“绿”中透静的话,那么后半部就有些激荡了。引起人心情激荡的原因,不在于自己离开这方水土的缘故,而在于人类活动对“绿”的破坏,“碌曲今非昔比,河水流量减半,当年海水般碧绿呈蓝的河水成了有几分悒郁的淡绿色”,出于这种心情,他又看见了“30年前那些高耸的塔松和成片的丛林早已消失过半,草原上又多了一些采药、偷猎以及凿山挖洞的足印”。从整个文章来看,前后两种情绪互为照应,相得益彰。前文的“美”为后文的“丑”设下了铺垫,后文的“丑”又使前文的“美”更加迷人,准确描画了作者无限遗憾和阴郁的愤怒之情。很显然,写前文的“美”只是一种艺术化手段,激荡和愤怒才是文章的本义。从文章表面看是一种心绪格调的急骤跌宕;从审美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对立美,或者说是一种冲突美。
第三种美感,就是清新粗犷。如果把陕海清的有些散文想象成一幅图画的话,它绝不是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而是一幅铅笔的素描。景色也好,人物也好,雾气也好,全是一种色调,一种线条。但景物是那样逼真,人物又是那样传神,给人一种清淡朴素的感觉。不用浓墨重彩,却能形象生动,这与作者的艺术功力是分不开的。他懂得真实的伟大,懂得朴素的魅力,懂得平凡的精彩,有时甚至章法也似乎并不讲究,只是平平淡淡地写出来:老阿妈如何挤奶,如何割苏鲁枝条,人们如何进山、如何谈天,写老校长的愤怒,自己对家乡无所顾忌的颂扬等等,无一多做修饰,甚至连形容词也使用得很少。可是,画面、人物、生活的情境却让人印象深刻。一位美学家说过,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是一种语言的功夫。不言而喻,作者说了自己想说的话,而且很传神,他的语言艺术无疑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作者的直接描写和以物状物也十分精彩。写和政羊特征,作者说“四肢颀长、身材高大、双角短粗、尾骨尖细”。这些都是直描,是直状其形。但他把和政羊的独特的体格特征和不同之处也暗示了出来;又如“八坊四合院的正房中间堂几乎都千篇一律地设计为三开间,这种堂屋中间有半间门廊……”,这些近似说明文的直接描写,却对四合院形状、样式、结构、布局等意味,让人更加真实真切地领悟到了。
新闻推荐
美丽草原凝聚筑梦合力 碌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记者何龙郎木寺,尕海湖,西仓寺,则岔石林……碌曲草原的标志性地标。这片由苍茫草原、神秘寺院、高原神湖、绿...
碌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碌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