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行走在高原上 读花盛诗集《低处的春天》有感◎ 黑小白
花盛在高原,甘南高原。我们是高原的孩子,我们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半生的光阴。我钝于思考,对高原渐渐习以为常,而花盛不是。
花盛是一个甘南高原上的沉思者,他用诗歌挖掘了生活中细小的美好和万物的光影,再现着我们熟悉而陌生的高原。他的文字中,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没有故作高深的诗句,没有刻意雕琢的匠气,就像他本人一样,朴素而谦和。他虽写诗20多年,但始终是一个低调的创作者。在哗众取宠的时代,他只选择默默地写诗。
当我看到花盛的这本《低处的春天》的诗集时,不由想起花盛常常写到的卑微,弱小,隐忍。在高原上,在时光里,他像一朵格桑花,静静地开放,他所深爱的春天,不在高处,不在繁华,在那细碎的温暖和艰辛的存活中。诗集中最后一首长诗《低处的春天——致韬儿》,是写给他孩子的,既是已为人父的他对孩子的满腔深情,也是他作为孩子对高原的一片赤心。而这正是他最可贵的地方,爱孩子,爱万物,爱高原的一切。他的诗,不是简单的分行,不是纯粹的抒情,他把40年的人生悲喜和高原的春夏秋冬融合为直抵心灵的文字。
真诚是花盛诗歌的生命。他的诗歌,节奏缓慢,不急不躁,这源于他安静的人生态度。他早先在乡下教书,后来到县上工作,妻儿远在二百公里之外的碌曲,老家又迁至河西走廊的大漠深处,他独自在临潭生活。这样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境遇,并没有让他沮丧失意,相反,在孤独和磨难中,他的心更加沉澈和明净,他的行走更加缓慢而执著。
我们都在人生的路上,但每个人的行走并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快马加鞭地赶路,以为远方才是希望和梦想。其实,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在身边。我们匆忙的脚步和浮躁的内心,遗弃了这些诗意,但如果静下来,才发现我们所熟悉和忽略了的,就是最珍贵和最美好的。
花盛的行走,是孤独的,疼痛的,它“渗透着一个人的秋天和道路”。在花盛的诗歌里,疼痛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词。但他并没有撕心裂肺地呐喊,也没有悲痛欲绝地呻吟。他的疼痛是《热爱》中远处的雪山和雪山下浅浅的绿色,是阳光和梦,是一个人的遐想、凝望和隐秘的迷惘,是故乡的小村以及日渐苍老的日子和容颜。而这些,是他在缓慢行走中发现的温暖和爱。
疼痛,是因为在意,然而我们似乎很久没有凝望过草木的葱郁和正视过内心的荒芜了。花盛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熟悉的高原,内心天空和卑微的事物,让我们在高原的苍凉和生活的艰辛中看到希望,看到“那些微小的幸福,涂满生活的空间和道路两旁”。
读花盛的诗,总会有微小而深切的疼痛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这正是他诗歌的意义所在。生活,就是生命在疼痛中的挣扎和继续。花盛坚守的诗歌家园,不仅仅是地域概念的高原,更是心灵上的亲近和俯视。高原万般风景,低处别有春天。他相信人生在每一片云朵上,也在每一棵小草上,他“一边是心怀梦想,一边低到尘埃里去”。
真诚做人,安静写诗。这样的花盛,让我充满敬意。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奔小康】雪域高原的健康使者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碌曲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碌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在3500米。这里医疗设施条件落后、医疗卫生人才匮乏,不仅...
碌曲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碌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