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力拔山兮”展拔河风采,临潭扯绳示传统魅力

甘肃工人报 2022-04-12 00:49 大字

章恒

你也许看过一般的拔河比赛(扯绳),两拨人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挥汗如雨,用尽力气。赢了比赛的一方欢呼雀跃,失败的一方也是欢声笑语。可你见过万人一起扯绳的吗?其壮观和盛大的场面,想一下都会激动不已。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以“扯绳”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扯绳,即为现代意义的拔河运动,在临潭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史。据《明太祖实录》《洮州厅志》等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因戍边需要,朱元璋派安徽凤阳籍将军沐英带领一批江南军士来此驻军,主要是安徽和江苏人,以“牵钩”为军中游戏。后因实行屯田制,许多军士落户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流入民间。斗转星移,2008年,临潭凭借悠久的拔河传统、灿烂的拔河文化、丰富的拔河内涵及广泛的大众参与度,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评为首个“全国拔河之乡”。

“万人扯绳赛(拔河)”是一项流传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大型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赛前祭祀,时间在正月十四中午,把绳头(也叫“龙头”,直径8厘米、长1808米)、楔子、榔头等扯绳用具拉到城隍庙大殿,举行焚香、读祭文、鸣炮、给绳头挂红等仪式;第二项是赛前准备,把祭祀过的扯绳用具拉到比赛场地,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上下摆开;第三项是扯绳,来自卓尼、合作、夏河、岷县、渭源、碌曲、康乐、临洮等地的各族群众与临潭县群众一起开始角逐,十四、十五、十六三个晚上每晚三局,三晚九局以决胜负。

参赛群众不分民族、不分老少、不分男女均可参加。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吸引了更多中青年参加扯绳活动,每年人数均达数万人,使该项目成为世界扯绳史上绳之最重、最长、最粗,参与人数最多的比赛。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隋书·地理志》称,故楚地南郡、襄阳一带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到明朝时曾为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的游戏。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临潭县旧城地区每年元宵节的万人扯绳赛就起源于此。

1958年以前,临潭县每年都举办万人扯绳赛,1959年到1978年期间停办,1979年恢复,2001年7月“万人扯绳”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达到高峰,参赛群众达15万人之多,为防止绳子被扯断,将以前的麻绳换成了钢丝绳,直径8厘米,长1808米,重约8吨。2008年,临潭县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荣誉称号。

万人扯绳赛的实践工具有绳索、榔头和楔子,其中绳索的制作非常特殊:有两根一模一样、前粗后细的绳子,每个绳头上有一个环,绳尾处分成两股,扯绳时把一个绳头环套进另一个绳头环中,用青稞形木楔揳住,两条绳就连成了一条,一头称“上连”,一头称“下连”,每头再扎成头连、二连、三连和连尾。

由于场面非常壮观,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三石一顶锅”,即临潭县汉、回、藏三个民族共同撑起一口团结友爱之“锅”。为了有效保护这一民间大型体育活动,临潭县人民政府、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先后将其列入县、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自2009年后,群众自发组织活动,每年正月都有数万名群众参与,使该项目成为当地一张文化名片。

保护传承发扬临潭“万人扯绳”非遗瑰宝,弘扬发展好中国拔河运动,为百姓生活添彩,为时代潮流增色,为民族团结聚力!(来源:文旅中国财讯网)

新闻推荐

甘南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本报讯近日,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帮扶点临潭县羊沙镇秋峪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扶干部携带牛奶、方便面、书包、...

临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潭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