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把资源和人力放在产业链上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甘南日报 2019-06-14 08:52 大字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

6月11日下午,25岁的藏族小伙儿王晓军正在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品控部检验着一款款产品。说起眼前检验员的工作,他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我非常感谢华羚!毕业前我们家的‘曲拉’能拉到这里卖钱,毕业后我在这里有一份月收入4200元的工作!”

听着企业员工充满感恩和自信的话,站在一旁的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小平更是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我们不仅让昔日牧民家里不值钱的‘曲拉’变成了出口海外价值不菲的干酪素,还吸纳一批批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企业和产业上的工人,看到牧民增产增收,作为一家民族地区的生态绿色企业,我们感觉到非常自豪!”马小平说。

一夜之间,牧民家中的“曲拉”

变成了“金疙瘩”!

什么是“曲拉”?

在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干酪素生产车间,马小平拿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说:“这些干酪素产品就是由‘曲拉’制作的,它们可以作为食品和工业的原料。比如,烘焙食品、化妆品都离不开它,还有像一次性纸杯、啤酒瓶上光滑的商标牌贴、扑克牌背面光滑的部位,里面都有干酪素,而我们生产干酪素的原料就是‘曲拉’。‘曲拉’在甘南牧区,就是牧民兄弟家中剩余的奶渣,学名叫硬质脱脂干酪,40吨鲜奶才产1吨‘曲拉’。”

马小平说,在1994年以前,牧民兄弟家中的“曲拉”只是在制作炒面和酥油茶中用一点儿,如果在家里存放一年后就成为废弃的东西了。1994年10月,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建后,建立了干酪素生产车间,昔日寻常的“曲拉”成为制作干酪素的天然优质原料,仿佛一夜之间,牧民家中的“曲拉”成为了“金疙瘩”!在华羚的产业化带动下,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的“曲拉”价格由最初的每公斤1.2元上涨到最高时的每公斤53元,增长44倍。

说话间,马小平从干酪素产品展区转身,指着面前一个巨型LED大屏说:“这是我们于2018年9月成立的甘南牦牛乳(曲拉)交易中心,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牦牛乳产品现货交易平台。你看!此时此刻的一级‘曲拉’交易价为18.5元。在前些年,一公斤‘曲拉’只有0.8元—1.6元。”“如今,华羚用‘曲拉’制作的优质干酪素已经销售到86个国家和地区。”

至今,王晓军还清晰地记得,他们家在2014年时还向华羚乳品销售“曲拉”。那时他还在大学读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曲拉”是父母供他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后来,他们家从临潭县新城镇后池村的山区搬迁了下来。如今再没有卖“曲拉”,但是他们家与华羚企业的缘分却越来越深,他于2016年一毕业就应聘到了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技术人员。

作为王晓军的同事,24岁的管卫兵对“曲拉”也特别熟悉。

“我们工作中经常看到附近牧民开着‘兰驼’车将‘曲拉’拉到企业里来销售,尤其是4月份是高峰!”

马小平说:“华羚公司已经累计投放牧区原料收购资金86亿元,带动一般贫困户10.6万户53万人,其中:带动甘南牧户2.95万户,曲拉对户均年纯收入的贡献率达45%。目前,合作市已经成为全国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国的86%;甘肃已成为我国干酪素的主要生产基地,干酪素生产量占全国的90%。干酪素行业直接带动了甘、青、川、西藏、云南等省区的牦牛产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全国政协调研组专题调研甘南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工作

本报讯(记者高淑兰)5月30日至6月3日,由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加带领的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夏河...

临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