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扶贫车间 焊花映红火红的日子
本报通讯员 王丽霞
走进甘南州临潭县双龙铜器加工股份有限公司,铜器加工扶贫车间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砂纸与铜器接触的沙沙声和师傅们的爽笑交织在一起,轻松而和谐。
“营业额310万元,贫困户分红7.4万元,工资支出23万元,纯收入12万元……”看着账簿上的金额,扶贫车间负责人贾双龙笑眯了双眼。
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共有429户1798人,2017年仍有建档立卡户95户230人,是全县的深度贫困村。村里闲余劳动力多,如何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成了村两委班子思考的问题。
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在外挣钱的贾双龙。2017年10月以前,从事铜器经营12年的贾双龙在外地制作、销售铜器,年收入50万元以上。“虽然富了自己,却没有成就感。”每年回到家乡,看到村民们仍原地踏步生活,贾双龙心里很着急。
“一人富了不算富,要带动大家一起富。”村党支部书记张昌奎的一席话,点醒了在外漂泊多年的贾双龙。2017年12月23日,贾双龙将自家的旧房子改造成生产加工车间,在村里成立了双龙民族工艺铜器加工厂。
为了让“双龙铜器”带动更多贫困户,铜器加工厂成立后,村两委迅速组织召开群众大会,鼓励建档立卡户入股、就业。很快,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顺利在厂里就业,18户建档立卡户入股合作社。
“企业壮大,才能吸引更多群众。”在与镇党委商议后,村两委继续鼓励贾双龙建设正规生产加工车间和展示厅。2018年,经村两委班子商议,将省委组织部下拨给村集体的30万元和农牧部门拨付的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全部入股铜器加工厂,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安排贾双龙到青海省同仁县、互助县学习扶贫车间先进发展经验。
2018年10月,“双龙铜器加工厂扶贫车间”正式挂牌,入股建档立卡户达到99户,入股资金102万元,带动教场村18名贫困人员就业。扶贫车间所铸铜锅、熏炉、茶壶等器具,开始热销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及甘南州各县市。
铜器生产加工对精细度要求较高,但劳动强度不高。村两委进一步建议,铜器厂在用工时优先考虑家庭特别困难或无力从事其他高强度体力劳动的贫困人员。
“收入不错,上工多的时候月工资能拿到2400元~2500元。”说起在车间里的工作,56岁的单赛里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扶贫车间务工人员工资1700元~2500元不等。除了工资和一日三餐,他们还享有特殊待遇:逢年过节,厂里会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如果打磨出的产品细腻、漂亮,隔三差五还会有奖金。
“2017年脱贫30户127人,2018年脱贫28户98人,今明两年要好好巩固脱贫成果。”由于铜器加工厂销售持续向好,使张昌奎对教场村的脱贫攻坚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现将市委研究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丁永平等同志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如发现在德、能、勤、绩、廉等...
临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