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馆藏文物折枝花卉梅瓶
现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折枝花卉梅瓶,是1984年5月由原馆长李振翼先生于临潭县新城镇征集,此瓶通高37.8厘米,口径7厘米,低径10.3厘米,腹径14.1厘米,卷口、束颈、高圆肩、深腹、圈足,通身施白色化妆土,黑彩绘折枝写意花卉,腹部题跋:“有花方饮酒,无月不登楼”。1996年4月11日由甘肃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甘肃省政府参议、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肖学智,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所长花平宁,省博物馆副馆长林健,研究员颉光普,李永平等专家鉴定为二级品。该梅瓶应该算是宋代著名的民间瓷窑——耀州窑代表器物之一。耀州窑是中国北方以烧青瓷为主,兼烧黑瓷,白瓷的重要窑场,宋代末期是该窑的鼎盛时期,除大量生产民用瓷外,还生产贡瓷,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炉窑发展序最齐全的古陶瓷窑址,该窑在宋代最突出的成绩是瓷器的花纹装饰,装饰技法主要是印花、刻花、划花和模印等,装饰花纹以莲花、菰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为主,尤其是北宋中期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而北宋晚期的印花纹饰,布局严谨,讲究对称。
宋代梅瓶是装酒的器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磁州窑梅瓶,瓶体上分别饰有“清沽美酒”和“醉乡酒海”的题跋,而我馆梅瓶上的“有花方饮酒,无月不登楼”的题跋说明梅瓶上的诗句都与酒有关,由此看来,当时梅瓶是装酒的容器。为了盛酒多,又不失“窈窕淑女”之美姿,制瓷艺人把它最大的直径往上提升,这样加大了盛酒的容量,又不失瓶体优美的形象。梅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这样重心较高日常使用时容易倾倒。为了保持瓶体稳定,制作者在成型时往往巧妙的将瓶体下部加厚,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到,保障了它的使用功能。搬动时,梅瓶形体适合抱在怀里和置放在架子上,美酒美器让人喜闻乐见。由于梅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后来人们不再用它装酒,而是摆设在家中,供人欣赏。由此可知,陈设瓷(美术瓷)是由日用瓷发展而来的。
陶瓷器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契丹人正是运用了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也就是目前被陶瓷界经常称作“鸡腿瓶”。
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器身保留有成型时的沟痕,肩部有的刻有类似契丹文的文字。在辽代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契丹人使用鸡腿瓶背水的画面。鸡腿瓶设计的初衷是契丹人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因此,它的胫部作成近似于楔形(倒梯形),口部为短颈的翻卷形式,这就为在瓶上系背带留下伏笔,口部的形式系结不会脱落,胫部的倒梯形可使套在上面的带扣越往上提越紧。修长的瓶身也符合当时人们用于背水需要,小口装水不易外洒,长腹硕肩盛水较多。为了增加瓶身的稳定性,鸡腿瓶的底足制作得比较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
契丹人虽然是我国漠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从事着以渔猎为生的游牧生活,但是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文明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生活习俗。在与唐王朝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吸取和丰富了他们的文明进程,这种相互交融的过程促进了契丹人手工制瓷业的发展。就陶瓷的生产制作而言,由于唐三彩的盛行,辽三彩的生产就比较繁荣。同样唐代北方白瓷生产趋于成熟,辽代白瓷近似于完美。任何一种陶瓷器型的出现是离不开生活的,唐代瓷器多仿制金银器的器型,辽代则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生产陶瓷器物,鸡腿瓶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自唐代至明清,耀州窑在长达千年的连续烧造史上生产了数量庞大的陶瓷制品,它们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审美意识,因此受到当今陶瓷鉴赏者的重视和珍爱。这件宋代梅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体现了宋代梅瓶的制作技巧,是中国古代陶瓷中一个非常优秀的品种。总之,梅瓶的造型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融合。
(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杨娜)
新闻推荐
本报临潭讯2018年,临潭县加大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省上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
临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