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轨迹是这样来的

甘南日报 2021-11-05 09:45 大字

记者何龙王满辉朱月玲

“请问您从哪里来的?”“旅途中是否全程佩戴口罩?”“近14天内都到过啥地方?”“您在近距离无防护情况下接触过谁?”……流调员要通过病例的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和活动点来排查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通过认真分析病例发病前14天详细活动轨迹、接触者等发现病例感染的蛛丝马迹,查找疫情源头,研判疫情形势,尽快控制传播链。

每个人都迫切想知道确诊病例发病前的详细活动轨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行动轨迹究竟是如何被搜集出来的。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群“疫情中的福尔摩斯”,每天是如何完成流调溯源的。

10月31日,记者采访了甘南州流行病学调查员、州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周伟忠,了解流调工作的详细过程。

周伟忠的工作就是随时待命。

10月22日凌晨4时,周伟忠接到指令:合作市某小区有一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请求流调。他立即通知组员,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带齐消杀、流调物品,与密切接触者取得联系,前往密切接触者家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次密接、判定风险。

新闻推荐

甘南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驻共建共战“疫”

本报合作讯近日,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派出党员代表前往通钦街道通钦社区,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口罩500个、喷...

合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