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美丽的“格桑花”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3-30 00:54 大字

当高给牦牛挤奶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张金鑫刘璐

“当高,今天我去牧场挤奶,你休息一天吧,天亮了还要赶回来送孩子们去上学,天天这样身体会熬不住的。”婆婆看着疲惫的当高,满是心疼。

“阿妈,天这么黑,外面这么冷,您怎么能去呢,放心吧,我没事,我都习惯了,您再休息一会。”说罢,当高又摸黑赶往牧场。

20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寒冬酷暑,当高每天凌晨四点去牧场挤牛奶,结束后又返回家中照顾一家老小,操持家务……

当高是合作市勒秀镇参木道可河村一个普通的藏族妇女,从她嫁到这里,尽心尽力照顾公婆,操持家务,夫妇恩爱和睦,一家幸福和谐,日子也一天天蒸蒸日上。岂料,在她27岁那年,丈夫因肾病突然离世,留下一双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家庭失去了支柱,一切就像天塌了下来……

在强忍痛苦料理完后事后,公婆泪流满面的劝她:“孩子,你还年轻,不能就这样苦下去,有合适的路……”公婆话还没说完,泪水就夺眶而出。

“阿佳、阿妈,我不会那么做的,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当高想都没有想当场就拒绝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替丈夫照顾好父母和孩子,撑起这个家,完成他未完成的事,告慰他在天之灵。

从那天起,当高就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但是这条路远比她想象的更艰辛困苦。为了生计,她种了25亩耕地,养了8头牦牛,从家到牧场这条三公里的路,当高在漫天星辰中走了无数遍,闭着眼睛都能走到。

生活中的艰辛苦涩当高都自己埋在心里,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看着老人身体硬朗,孩子健康成长,当高觉得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公婆一直说:“当高好啊,当高好,没有当高就没有这个家,我们也活不到现在……”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成了当高最关心的事,“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决不能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只有孩子有出息了,这个家才算真正地看到了希望。”当高下定决心,要让孩子读书。她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省吃俭用供孩子到城里读书。2018年,大女儿顺利考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法学系攻读法律专业,小女儿不忍看到母亲一人辛苦劳作,主动提出留在家中替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供姐姐读书。在当高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很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和爷爷奶奶,尊老爱幼成为这个家庭的家风,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也终于看到了希望。

2019年,考虑到当高家存在供学困难、老人年迈体弱、劳动力少等实际问题,合作市勒秀镇党委、政府把她家纳入了边缘户的范围内,为她家制定了具体实际的增收措施,家门口的牧歌专业合作联社也向其小女儿伸出了橄榄枝……

今年,当高家被列入第一批扶贫到户项目当中,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高一家也可以和所有人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了。看着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孙子,当高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丈夫的离开没有让这个平凡的藏族妇女失去坚韧和希望,二十多年,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侍候公婆,无怨无悔。她用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细节诠释着“孝”和“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一个藏族妇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诠释着一个农牧村媳妇勇敢、坚毅的伟大情怀,彰显了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是高原上盛开一朵美丽的格桑花。

新闻推荐

省司法厅督查指导甘南州疫情防控期间“两类人员”管控工作

本报合作讯(记者加次力)近日,省司法厅督查指导甘南州疫情防控期间“两类人员”管控工作。督查组一行先后深入...

合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作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