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中国牦牛乳都”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本报特约记者 金树军
本次论坛以“打造中国牦牛大品牌、引领脱贫攻坚奔小康”为主题,与会专家、及牦牛乳制品企业代表等,围绕“加快发展牦牛乳产业”构建牦牛乳产业生态圈”、“牦牛乳营养与健康”等话题,共同探讨牦牛乳产业未来发展新方向,进一步强化了“产、学、研”结合。
牦牛是高原牧区主要家畜之一。甘南州有草原面积4084万亩,可放牧草场面积3848万亩,现存栏牦牛102万头。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牦牛乳资源优势,多极突破,促进产业融合,围绕牦牛乳业发展作文章,建立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助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甘南州已形成以合作市为中心、延伸辐射碌曲等六县市33个乡镇的牦牛乳源基地,带动了7.3万户33.5万农牧人口增收,在四川、青海、西藏等主要牦牛乳产区建设收购网点20多个,年收购加工牦牛乳达60万吨。2018年,全州实现牦牛增加值39.04亿元。目前,甘南州形成了以华羚、燎原、安多、雪顿等龙头企业为主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特色农牧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高原特色的畜牧业和旅游业“两个首位”产业的发展,也为甘南州打造青藏高原牦牛乳产业聚集区抢占了先机和战略制高点。甘南州已成为“全国高原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高地”和名副其实的“中国牦牛乳都”。
参会嘉宾演讲实录
克罗地亚共和国前副总理司马安·希莫尼奇:通过甘南看到了甘肃保护生态和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甘南牦牛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欧洲也可以是甘南牦牛乳的巨大市场,而且还可在诸多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宋昆冈:牦牛养殖业是藏区牧民的支柱产业,牦牛乳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特种乳资源,更是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要加快发展牦牛乳产业,做好牦牛乳加工,把牧民生产的生鲜乳最大程度地变成商品,才能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增加藏区群众收入。他还建议甘南的乳制品企业应开发蛋白类产品和干酪类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甘肃日报社社长、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光庆:作为新闻人,当看到甘肃、甘南有这么好的牦牛乳,有这么极具发展潜力的牦牛乳产业,还有甘南州上下全力推动牦牛乳产业的发展信心和牦牛乳品企业的进取决心,深受鼓舞。《甘肃日报》将不断通过自身的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地方政府,为优秀企业,为名优品牌,构建和谐的外部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舆论氛围,搭建高效的形象传播平台。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德安:自2010年水解乳蛋白的制备及产业化、牦牛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牦牛乳源降血压肽和水解乳蛋白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研成果应用于甘肃华羚乳品集团以来,牦牛乳产业开发已走出了坚实步伐。西北民大将联手企业、科研院所,进一步深化安多藏区高原优质牦牛乳资源深度开发,打造独一无二的高原牦牛乳世界品。
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敏少华:针对企业目前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行业标准不统一,平台化程度低,研究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他提出要通过龙头企业联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牦牛乳这一中国独有资源,融合到大健康产业中。
新闻推荐
展示形象的窗口 助力脱贫的平台 “一会一节”丝绸之路旅游商品展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锦涛荟萃丝路名品,助力脱贫攻坚。7月30日,“一会一节”丝绸之路旅游商品展在合作市开幕,吸引了来自...
合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