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合作:易地搬迁奔富路
本报记者 赵梅通讯员 杨琳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晚年过上了享福的日子……”日前,在合作市卡加道乡木华村整洁亮丽的房子里,62岁的村民陈告老,一边拌着酥油糌粑,一边感激地说。
“木华村人已经在山上住了五代人。往年春节,骑着摩托车去市里办年货,到山脚下后,还得把东西背到家里。上学也不方便,从家到学校要走1个小时。自从去年10月搬到这里之后,不仅交通、上学、看病方便了,而且还有专门为发展产业建设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大棚。”提起生活的变化,陈告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木华村位于卡加道乡西南部,群众依山而居,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艰苦。
“木华村有农牧户7户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12人。”原木华村村组长费根子介绍。
为了彻底改善木华村群众的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合作市紧紧围绕“安居与乐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的原则,以易地搬迁助推精准脱贫为目标,深入摸底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因村施策,整体推进,将木华村列入易地搬迁项目。
走进木华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只见一幢幢新修的藏式房屋排列整齐,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手绘在民居墙上,宽敞的庭院、崭新的房屋,无不让人身心舒畅。“新房子每家宅基地面积是270平方米,包括上房、偏房、厨房、卫生间等,而且庭院都被硬化了。”费根子说。
根据各安置点的区域优势及群众长期的生活习惯,合作市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建成集中养殖点,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结合人社、扶贫、科技等部门组织的农牧村技能培训项目,加大搬迁群众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宽搬迁群众的就业渠道。
在费根子家民族特色浓厚的房屋旁边,便是木华村的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存栏牛44头、羊193只,形成了“合作社繁育+农户饲养+合作社销售”的产业发展形式。“除了每户分红1000元,其他赚来的钱都用来完善社内基础设施。”费根子坚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
木华村的变化是合作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合作市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科学规划乡镇集中安置点建设,全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坚持与精准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和生态文明小康村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安置点的“三变”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繁育藏羊、奶牛、牦牛等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截至目前,合作市投资9932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61户2925人,建成安置点9个。
新闻推荐
记者李虹雨徐晓倩清晨,见到驻村帮扶工作队时,他们正在赶往秀玛村三队云春道杰家的路上。前一夜下了一场暴雪,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工作队的小面包车不时抛锚,队员已经习惯了这种路况,他...
合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作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