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经济无远弗届 传统业态亟需转型 羚城老字号音像店欲清仓转行
记者张淑瑜李桢
“羚城音像店”,是合作市老字号音像制品销售店。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店铺里到处贴着“大处理”“买一送一”的纸条,老板王小梅忙着低价处理店里的商品,准备清仓结束后关门转行。
店内整齐排列着各种视听光盘:有藏族歌手歌曲合集,有港台、欧美流行明星个人专辑,还有影视剧压缩碟片……曾经求之不得的音像“爆品”,如今沦落到半卖半送的境地。
1995年,27岁的王小梅和老公开起了“羚城音像店”,从卖几块钱一盘的磁带做起,一干就是23年。23年间,王小梅经历了音像制品销售行业从起步到蓬勃发展,再到如今衰微的整个过程。
最初涉足音像行业,王小梅经常独自去青海、成都、兰州等地找货,一家挨一家询问、比较,后来逐渐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掌握了不同时期的流行趋势,慢慢入了行。
“羚城音像店”位于合作市最繁华的东二路附近,每天营业十多个小时。以前,寒暑假是店里生意最好的时间。暑假是旅游旺季,很多外地游客都喜欢购买一些旋律动人的藏族歌手的碟片,自己收藏或是回去后送给亲朋好友当礼物。寒假恰逢过年,很多地方举办欢庆活动,需要用光盘,购买量很大。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一百多张,营业额达到三四千元。
王小梅回忆说:“以前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因为钱不够,央求我把喜欢的光盘留着不要卖,等他们攒够钱再来买。”
谈到被迫清仓关门,王晓梅显得很无奈,即使不想关门也没办法,厂家不再生产、没处进货,店里的商品半价处理也无人问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自2015年开始,受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的影响,王小梅的生意逐渐下滑,面对高昂的房租和成本,店里的生意经常入不敷出,甚至连连亏损。
王小梅所面临的窘境,是合作地区音像制品销售行业面临的现状。
同一条街上的“星辰音像店”和“唐古拉音像店”,因为生意惨淡,不得已将店名于2017年改为“星辰家电”和“唐古拉家电”,卖一些诸如电视、学习机、MP3、鼠标、小音响等小家电,以弥补光盘生意不景气带来的亏损。
现年53岁的原“星辰音像店”老板张文华说:“以前音像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差不多有两三千元。2016年以来下滑严重,即使主要卖家电产品,一天营业额也就两三百元,想了很多办法,依旧于事无补。”
正在收拾柜台的张文华女儿说:“以前来我们店里消费的主要是年轻人,但现在品类繁多、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更受他们的青睐,来买音像制品的顾客越来越少了。如今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下载自己喜欢的歌,谁还会花钱买光盘。”
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音像制品业总发行金额为36.15亿元;到2011年,总发行额已经不足10亿元,利润总额仅2.8亿元,发行额及利润一直呈逐年下滑趋势。在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等新兴业态的冲击下,传统音像制品的需求骤减,整个行业出现衰退局面。
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和愉悦的感觉常在,但我们感受音乐的方式以及音乐的载体却一直在发生变化。对于如王小梅、张文华这样的店主而言,那些曾影响了几代人的磁带、光盘正在成为“古董”,行业的前景越来越黯淡。现实总是残酷的,遗憾和感慨挽救不了惨淡的现状,寻求转行或者转变发展思路以探求未来的生存之路,显得迫在眉睫。
王小梅动情地说:“有些顾客看到我的店要关门,都替我惋惜,说这个店曾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回忆,走的时候还挑了不少光盘买走。还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进来逛,听见她对孩子说,这是妈妈小时候常来的地方。让我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
在电子设备更新换代极为快速的今天,或许我们早已忘记了那些被压在箱底布满灰尘的磁带、光盘,但年少时努力省钱,只为买一盘心爱的磁带的欣喜,那些揣着随身听、塞上耳机反复听歌的日子,那些伴我们成长的回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日前,位于合作市中心路段腾志街的“羚城音像店”打出“买一送一”“清仓处理”的广告,老板王小梅欲在清仓结束后关门转行。李桢摄
新闻推荐
本报合作讯(记者徐英秀)近年来,合作市卡加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好多项工作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多次组织召开易地扶贫搬迁会议,严把建设质量关,新房选址既要搬迁到...
合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作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