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光里播种希望 漳县春耕备耕工作见闻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何环璟王国军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从田间地头到大棚基地,再到村镇集市,在漳县广袤的山川田野,扑面而来的是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机器声隆隆作响,农民群众忙着耕地施肥、铺膜保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讲解种植新技术。温室大棚里农民们忙育苗、浇水……漳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引导群众抢抓农时忙春耕,实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一幅疫情防控下播种希望的生动画卷在漳县大地徐徐展开。
行走在漳县广袤的原野上,处处闪动着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去年种植党参喜获丰收的漳县殪虎桥镇竹林沟村村民张庄科这两天一直没闲着,一大早他就和家人来到地里栽苗、铺膜、施肥,忙得不亦乐乎。“去年党参卖了一个好价钱,今年我准备把11亩地全部种成党参。”张庄科一边施肥一边告诉记者。
在漳县绿古原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工人们正趁着天气回暖的有利时机,在大棚里除草、浇水、施肥。据合作社理事长杜永平介绍,该合作社现有85个大棚,占地6000多亩,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白菜等。蔬菜大棚建成后,让原本每天坐在墙根晒太阳、聊闲话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
“订单不少!”自春耕备耕开展以来,马泉乡私家源农机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漆富军每天总是电话预约不断。3月28日,见到漆富军时,他正娴熟地开着旋耕机在田间工作,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原本板结的土地渐次翻新。
“现在家家户户离不开农机,只要农户有需要,提前三四天通过电话或者到合作社预定即可,我们合作社一年作业5000多亩土地,能够收入十多万元。”漆富军说,如今在漳县,学农机、用农机已蔚然成风。
近年来,漳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目前拥有农机合作社22家,全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预计达到25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58%以上。随着农机的逐步推广,农户们的耕种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场景正在悄然改变。
不仅传统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漳县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中药材、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结构布局,力争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高原夏菜、水果玉米等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食用菌年挂棒能力达到1000万棒,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64万公斤、6400万元。
中药材治病还治穷,这是武当乡赵坪村药农李兰平二十多年种药悟出的真谛。在武当乡万亩黄芩基地,李兰平一边站在地里用脚踩实土地,让药材根部和土壤接触紧密,一边向一旁的农技专家请教技术。
武当乡副乡长田川告诉记者,为了方便指导农户,镇上在基地附近搭起了驻点帐篷,在每一个片区配备了一名技术员,每天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每亩土地按照200元标准进行地膜、有机肥等实物补贴,对于外出务工家庭按照“耕、种、防、收”全过程托管,扣除合作社费用后利润归农户所有。
春耕生产伊始,漳县农技站站长范爱平和农技人员足迹就遍布武阳山川,他们平均每天走三个乡镇,进村入社面对面给农民讲解,现场为农业生产“把脉”,他们积极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三查”活动,围绕科学施肥、病虫性防控、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应用等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农业知识进行技术指导,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黄土地,成为“庄稼人的田大夫”。
据了解,在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中,漳县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物资储备管控力度,调运贮备化肥2.67万吨、商品有机肥9800吨、农膜940吨、种子1.84万吨、农药38.8吨,标准化基地物化补贴有机肥5000吨,保障了春耕生产有序开展。
新闻推荐
漳县讯为持续推进女职工素质提升、创新成才,近日,漳县公路段工会开展“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女职工们积极参与,互相...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