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寄生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汪肄 田永江
近几年,依托产业扶贫,漳县牛羊数量逐渐增加,2020年底全县牛羊存栏分别达到4.7万头和9.6万只,逐步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但每到冬春季节,牛羊各类疾病暴发风险高,病死率每年呈上升趋势,给当地牛羊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畜牧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查清楚冬春季节牛羊发病和死亡原因,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漳县牛羊寄生虫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对全县13个乡(镇)、81家养殖场(户)饲养的5331只羊和454头牛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为:一是饲养管理落后,缺乏有效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漳县牛羊饲养方式均为半舍饲,常年以放牧为主,无分群管理措施,98%的养殖场(户)在冬春枯草季以干秸秆饲喂为主,2%的养殖场(户)采用微贮、青贮饲喂。普遍存在圈舍环境卫生较差,粪便处理不及时,圈舍阴湿度高,通风性差。每年农历二月开始,牛羊相继发病,直到农历五月后发病减缓,发病率为25-30%、病死率为40-45%。临床表现主要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体形消瘦、眼部眼屎较多或视力下降、眼结膜充血或苍白、拉稀、被毛粗乱,典型病畜后肢僵硬、行走机械、肩前淋巴结肿大,一年内羊羔容易发病而且易死亡。解剖后主要病理变化:肝胆充盈肿大切外溢、黄染、色呈土黄色,质脆易碎。二是选用药物缺乏时效性、专一性、科学性。牛羊发病时,养殖场(户)普遍都按照发病牛羊临床表现消炎治疗,药物多采用青霉素、双黄连、安痛定、维生素C、氟苯尼考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或较差。虽然100%的养殖户有驱虫意识,但所选用的驱虫药物只对大部分胃肠道线虫和体外寄生虫有效果,而对血液原虫、球虫、绦虫的防治并无明显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此类寄生虫病防治依据。
我们共采集检测牛羊粪便样本929份、羊耳尖静脉涂片800张。邀请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现场指导,经过病死牛羊尸体解剖及兽医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检测显示:羊梨形虫的感染率是100%,蜱的感染率是20.9%,羊球虫感染率为45.99%,线虫在4月份感染率、感染强度最高,12月龄内的羊感染率、感染强度最高。绦虫在7-12月龄段感染率、感染强度均最高,分别为10.47%、183.56个。牛皮蝇感染率为30%。基本查清了引起春季羊发病死亡的主要寄生虫是羊梨形虫、蜱虫等。因此我们引进乙酰阿维菌素注射液、阿维菌素透皮液、蒿甲醚、三氮脒四种驱虫药,对2个调查点的120只羊进行了专项药物试验。得出在初春宜选用施可诺和贝尼尔组合驱虫药对羊线虫、梨形虫、蜱进行防治的结论。
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改善饲养管理方式+推迟春季外出放牧时间+因地制宜、适时驱虫”为理念的防控思路。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办法,对牛羊养殖场(户)从饲养管理、驱虫药品选择、驱虫时间、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培训与指导。用身边的事例证明,只要采取科学防治,牛羊寄生虫病发病率、病死率能得到切实降低。
2018以来,共示范推广驱虫治疗88150只羊、12258头牛,直接受益养殖户达867户,间接受益养殖户达到2749户。羊在春季的发病率从25-30%下降到1.18%,病死率从40-45%下降到7.69%;牛皮蝇蛆病感染率从30%下降到1.08%。全县牛羊存栏量分别增长到4.7万头和9.6万只,较2018年分别增长67.86%和59.47%。
漳县寄生虫病“514”防控技术在养殖户中得到了推广,不但增强了养殖户发展牛羊产业致富的信心,还提高了养殖场(户)对科学防治寄生虫病重要性的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防治方法。同时,培养了一批懂寄生虫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壮大了技术队伍,强化了服务职能,为草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更强的技术活力。
(作者分别为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畜牧师,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级畜牧师)
新闻推荐
入冬后的几场降雪,让漳县西南端的百崖梁银装素裹,犹如冬天里的“世外桃源”。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马天...
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