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市民的花式“宅”家抗疫模式本报记者 文爱凤 陈 丽 通讯员 保建苹 蒲永天 摄影报道

定西日报 2020-02-16 07:32 大字

随着全国上下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配合防疫需要,少出门、“宅”在家,成为定西市广大市民的自觉选择。“宅家”时光应该如何度过?运动健身、读书、绘画、看电影、做美食……让“居家防疫期”成了“充电期”。

近日,记者的朋友圈内出现不少晒“宅”家生活的信息,有晒老公做的酿皮的,有晒自己做的面包和糖油糕的,有晒夫妻共同学习画画的,还有晒练健身操的……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看着朋友圈内的各种小幸福,记者萌生了采访居家市民“宅”家抗疫小故事的想法。于是,记者通过聊微信、打电话、采访市区居民等方式,采访了几位“宅”家抗疫的市民。

家住漳县县城的王女士是一名教师,她以前是个“不会做饭”的人,但最近却在疯狂地尝试各种美食制作,而她的这个变化,源于“宅”家抗疫。

王女士告诉记者,“宅”家的这些日子,她学会了做酿皮、炸糖油糕、做蛋糕等,老公直夸她是个潜在的美食家,她心里感觉美滋滋的。

“疫情当前,医护人员都上一线抗疫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待在家里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王女士说,为了让“宅”家日子变得不无聊,她就打开抖音学习做酿皮、炸糖油糕,没想到还做得挺成功,她现在对做美食越来越感兴趣了。

漆先生也是一位“酿皮尝试者”。前几天,他怀孕的妻子突然说她想吃酿皮,但是外面酿皮店通通关门了。漆先生想到了通过抖音视频学做酿皮,通过他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妻子吃酿皮的这个小小愿望。

安定区的宋女士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她为家人做了很多美食,蛋糕、糟肉、咖喱饭、烤土豆片、定西暖锅子、炝拌金针菇……

“平时在外地上班,也没有时间陪父母,这次疫情严重,只能“宅”在家不能外出,正好可以好好陪陪父母。”她说道。

聊天结束后,宋女士用微信给记者发过来了很多她做的美食照片和几道菜的具体做法,每张照片上的美食看起来都很美味。

除了做美食的,还有不少“宅”家学画画和健身的市民。今年46岁的杨女士这段时间每天都和丈夫一起学画画。

“学画画既让我能够“宅”得住,也让我每天过得很充实。”杨女士笑着说道。

安定区范先生告诉记者,在这段“宅”家的日子里,他看了不少名著,写了好几篇读后感。

采访中,几位受访者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最近她们的朋友在尝试蒸酿皮、做蛋糕等,朋友圈内有好多人在晒美食,“关键是晒的美食全是自己做的,很有成就感。”她们笑着说道。

疫情当前,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不走亲访友,“宅”在家中成为定西市市民当前生活的常态。

为了让“宅”家的日子过得精彩不无聊,定西市市民正在用做美食、学画画、练健身操等不同方式积极响应着国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号召,以老百姓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抗疫的支持,表达着他们对祖国最诚挚的爱。

新闻推荐

防控疫情 党员先行

漳县融媒体中心连日来,漳县广大党员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漳县大草滩镇酒店村地处国道212沿...

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